2014(第六届)上海污泥热点论坛开幕在即,其中引人瞩目的一个环节是: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三大污泥联盟对话“蓝色思维之下污泥领域的共生之路”。三家联盟有哪些异与同?在新形势下,将怎样携手共同推动我国污泥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大联盟均于最近几年成立,说明了污泥问题受重视程度逐步升级,污泥处理事业蓬勃发展,而且在“环境产业由二维走向三维”的时代,产业联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可或缺,联盟组织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三大联盟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
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污泥技术创新联盟”)于2014年5月获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由国联环境、E20环境平台等14家污泥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倡导成立。它以蓝色经济为指导理念,倡导优秀的污泥处理处置机构相互协作,形成产业生态族群,设立“环境医院”,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污泥处理处置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环境产业发展方向与蓝色经济理念所倡导的方向最为契合,这意味着在环境产业中推导蓝色经济可能最为便利、获利最大。”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希望联盟可以成为接通生态循环的污泥处理处置的主力军,完成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污泥问题的终极使命,“如果说中国人有中国梦、环境梦,那么,中国产业界的污泥梦就是让污泥问题不再成为困扰社会、困扰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污泥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原无锡国联发展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锡林表示:“未来,我们将借鉴师法自然的蓝色经济理念,发挥所长,通过联盟这个共生、共荣、共赢的平台,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积极合作、共同探索,为污泥产业市场化发展探索一条更加光明、可以长久发展的兴盛之路。”
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国家污泥联盟”)成立于2011年11月,2013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级试点联盟。联盟宗旨是以国家需求和市场为导向,集产学研用优势力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沟通与战略合作,以污泥资源化为核心,突破关键技术,解决瓶颈问题,提高装备水平,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国家污泥联盟理事长、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认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还没有明确目标,这导致目前我国处理技术路线尚不清晰。他指出,污泥资源化利用是未来发展方向;污泥和城市有机质区域化集中协同处理是未来发展模式;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有效结合是技术成功推广应用的关键。
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由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于2014年1月成立,促进会的宗旨是开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交流及政策咨询,调研污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推动污泥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循环利用和低碳技术应用,促进污泥行业健康发展。
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分析,我国污泥成分与国外不同,一味“拿来”国外的技术处理国内污泥,不行。他认为:“污泥土地利用无疑是污泥处理处置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