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县完成农村生态创建规划编制
□60多个村完成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80个煤企完成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目标,以生态创建为总抓手,不断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实施生态示范创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全覆盖、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农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示范创建工程对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我市全面启动了农村生态创建规划编制工作,市农村环保专项资金240万元补助规划编制工作,用于各县区开展农村环保规划和生态创建规划编制,去年共编制完成了神木、绥德、佳县、吴堡4个县生态创建规划。米脂县杨家沟镇等17个乡镇和70个生态村开展了生态创建工作,其中通过省上验收21个。
我市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卫生厕所建设、农田污染治理等工作。子洲县李孝河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村等8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靖边县青阳岔镇阳坪村等24个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
我市把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并将此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去年实施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全覆盖工程,在原来3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基础上又安排600多万元,对全市剩余的114个乡镇水源地集中保护,取缔了保护区内排污口,进行了划界、立桩、设立警示牌。同时,通过生态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目前已有60多个村完成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也是推进农村生态创建的重要手段。我市按照“点面结合、示范先行”的基本原则,以沿河流乡镇为重点,兼顾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周边,重点整治人口密集、村镇集中、环境问题突出的“问题村”,主要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通过生活垃圾实行“户保洁(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多场处理”的模式、畜禽养殖污染实行“雨污分流、干清粪、粪便综合利用”的模式,使这些村的环境面貌得到彻底改善。
与此同时,我市还编制完成煤炭开采企业生态恢复治理方案80个,并开展了恢复治理工作;组织开展了榆林市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完成了相关调查和评价报告编制,特别完成了神木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组织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