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精密齿轮传动误差的控制,首先应当从设计上考虑,采取合理的布置和误差分配原则等,然后选用下列一些措施。
齿轮调相法
齿轮调相法就是在传动系统的装配过程中将齿轮的大周期误差相对于传动轴或轴承进行相位调整,使两者的偏心得到最大抵消,从而使传动误差得到消减的一种控制方法。这种方法可对所有的齿轮进行调相,并可通过更换零件来减小传动误差。显然,在减速系统中对末级输出齿轮,进行精确的调相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增设附加的机构即可达到减小传动误差的目的。但是调整很麻烦,增加了检验和装配的时间,不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而且只能减小齿轮的单周期误差,不能减小齿频误差。
附加齿轮调相法
用附加齿轮调相法减小传劫误差这种方法是将传动装置的末级传动制成传动比为1:1的齿轮副,即在传动链中增设一个附加的调相齿轮,并把它作为输出齿轮来消减传动误差。其工作原理如卞:
(1)末级齿轮副的尺寸相同,并且是在同一次加工中制成的,
(2)两齿轮制成后,相对转动180°,并按此时两齿轮对应的齿进行啮合多
(3)由于两齿轮是在同一次加工中制成,并作了180°的调相,因而两齿轮的传动误差是相等的,且相位相反。这样便可使两者的误差得到充分地抵消,因而可以消减输出轴的传动误差。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单周传动误差,而单周传动误差正是传动误差的主要成分。因此,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小传动误差的方法。但是,它不能减小齿频误差,而且,虽然可使单周误差得到最大的抵消,但却产生最大的可变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