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立虎(先生)

联系手机:18811081743

固定电话:11081743

企业邮箱:1187919813@qq.com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电子快手网上看到的,谢谢!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电子快手网资讯
    德州碳纤维布碳纤维胶
    发布者:rundaliulihu  发布时间:2017-03-31 08:40:12  访问次数:38

    碳纤维布

    网址http://126206.site.booen.com/ 

    联系电话18811081743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它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  
    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材料,其化学组成中含碳量在90%以上。由于碳的单质在高温下不能熔化(在3800K以上升华),而在各种溶剂中都不溶解,

    碳布技术参数碳纤维布特点

    1、强度极高,能灵活的用于抗弯、封闭箍和抗剪等加固,抗疲劳能力突出。

    2、材料自重轻,厚度小,加固后基本不增加基体厚度。

    3、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包裹复杂外型的构件,适用于各种构件表面(梁柱、管道和墙体等)。

    4、适用于酸、碱、化学腐蚀等各种恶劣环境(本身无公害),符合环保要求。

    5、施工便捷,碳纤维不用预加工,任意长度,能在狭小的空间施工,施工时基本不影响建筑正常使用。

    6、贮存寿命长、可操作期限长。

    碳纤维布包装规格

    碳纤维布成卷包装,每卷长度为100米,幅宽有100mm、200mm、300mm和500mm等。

      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做各种特殊规格。

    纤维布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拟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应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机具等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混凝土表面处理

    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

    3、配制并涂刷底层树脂

    按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树脂,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在树脂表面指触于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配制找平材料并对不平整处修复

    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

    5、粘贴碳纤维片材

    ①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②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构件;③沿着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④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6、表面防护

    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可靠的粘结。

    碳纤维布施工安全及注意事项

    1、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布的弯折。

    3、碳纤维布配套树脂的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良好。

    5、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碳纤维布用途

    2。裂补封护

    3。楼板负荷增加

    4。混凝土干墙或砖墙补强

    5。抗震需求

    6。梁、板、柱强度不足结构补强

    7。变更建筑物使用功能

    8。筋锈蚀性材料防护

     

    结构系统变更碳纤维布优点

    1、碳纤维布施工质量易于保证 因为碳纤维布柔软,即使加固在表面不平整的物体上,也保证100%的有效粘贴。如粘贴表面局部有气泡,可轻易地用注射器注射粘贴剂的方法将空气赶跑,这在粘贴板是很难做到的。

    2、 碳纤维布施工便捷 没有湿作业,无需大型施工机具,无需现场固定设施。碳纤维布可任意剪裁,施工简单,工期短。

     3、碳纤维布厚度薄、重量轻 粘贴后每平方米重量小于1.0kg(含粉剂重量),一层碳纤维布厚度仅0.111 mm 0.167mm,补后基本不增加自得和外形尺寸。

     4、碳纤维布适用面广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补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和形状的混凝土结构,且不改变结构形状以及不影响结构外观。碳纤维布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高于普通10-15倍,弹性模量与较接近,极适合筋混凝土的加固补。 碳纤维布加固工艺原理 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单向连续纤维);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粘贴材料与原有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裂或抗剪能力,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来源:rundaliuli
免责声明:电子快手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