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APC UPS电源
温馨提示:此款UPS为长效机,用户须另购电池方能使用
商品名称:APC SUA2200ICH 2.2KVA 1400W 外接72V直流
配置清单:SUA2200ICH主机 1台
保修条款:全国联保,两年免费保修
1)UPS的使用环境应注意通风良好,利于散热,并保持环境的清洁。
2)切勿带感性负载,如点钞机、日光灯、空调等,以免造成损坏。
3)UPS的输出负载控制在60%左右为最佳,可靠性最高。
4)UPS带载过轻(如1000VA的UPS带100VA负载)有可能造成电池的深度放电,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尽量避免。
5)适当的放电,有助于电池的激活,如长期不停市电,每隔三个月应人为断掉市电用UPS带负载放电一次,这样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6)对于多数小型UPS,上班再开UPS,开机时要避免带载启动,下班时应关闭UPS;对于网络机房的UPS,由于多数网络是24小时工作的,所以UPS也必须全天候运行。
7)UPS放电后应及时充电,避免电池因过度自放电而损坏。
中企建业电源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CE Jianye power system (Beijing) Co., Ltd
联系人:刘 浩
总 机:010-57187225
热 线:18612336984
Q Q: 511304831
网 站:www.bjapc.com
以下为行业信息,请略过,如有产品问题,请致电与我,公司为扩大销量,扩展渠道,推出优惠价格,真诚欢迎业界伙伴与我们合作。
APC不间断电源www.hoppceke.com智慧医疗助力破解就医难题
最近,国内首个“睡眠呼吸疾病物联网管理技术平台”在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落成,通过一个传感器、一个无线肺功能仪、一个手机,医生就能远程监测到病人的血氧饱和度、肺活量等指标,一旦数据呈现异常,监测医生就会及时告知其干预措施。
这种利用“云端”数据实时管理病人的移动医疗技术革新,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和社区也在积极尝试。例如针对慢性病患者,物联网医疗在社区建立起“云健康”系统,对患者的血压、血糖等主要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大大减少了慢性病患者到医院复查复诊的繁琐程序,为诊治节省下大量宝贵时间。
据了解,上海目前大约有60万人正在享受物联网医疗创新,这种创新可降低60%以上的居民健康管理成本。而且,随着远程监控和MR影像诊断等尖端技术的逐渐成熟,物联网医疗也提高了一些疾病的诊治效果。例如,中风瘫痪病人在家里即可享受远程康复治疗,由于在家治疗的时间和频率远超传统模式,疗效显著,多例重症病人已重新恢复行走。又如在ICU重症监护,利用远程数据监控和MR影像诊断等,实施“云端”会诊,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感染。
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谢桦表示,目前卫生系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一是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二是医疗资源极度紧缺,而无序就医则是导致这两大问题的主要原因。而随着物联网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尤其是在移动医疗和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方面,科技创新或将帮助医疗资源进一步有效利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经济观察报:物联网医疗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创新应用?
谢桦:在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物联网发展中,移动医疗和社区医疗健康管理将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
移动医疗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3G/4G移动网络和卫星通信等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它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是基于物联网的临床信息系统管理。例如无线输液管理系统,可以确保患者输液安全,减少差错,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再比如移动护理管理系统,可以使护士手持移动设备在床边完成体温、血压、血糖等生理信息采集,实时录入数据,执行各类医嘱,保证护理流程与信息流的一致性,提升护理操作准确。
另一方面,是基于物联网的人流、物流、财流管理。例如针对院内特殊患者管理的需要,可对患者进行无线监控和跟踪、患者的身份自动识别以及患者的求救、求助;针对医务人员,也可实现医务人员自动考勤、院内医护人员位置定位、跟踪等。
此外,社区医疗健康管理也是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社区医疗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一是保健状态,患者在家里通过智能体征采集器采集体征信息,如血糖、血压、心电图等,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进入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资料可以由患者本人和社区家庭医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观察;二是治疗状态,患者得病后,首先找到社区医生进行初步检查,简单的疾病在社区即可处理,复杂疾病可以由社区医生通过网络连接大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和咨询,专家和社区医生可以共享患者全面完整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诊断。危重患者则可以通过社区医生预约专家转入上级医院治疗,真正做到有序就医。
经济观察报:发展物联网医疗的意义何在?尤其是针对当前就医模式的改变,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谢桦:从患者的角度,发展物联网医疗符合患者参与健康管理的要求。这是因为,构成医疗服务模式的主要对象为医生和患者,长期以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不平衡的,医生在医患关系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患者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希望能够更多地掌握信息,更多地参与到自身的治疗和保健活动中去,和医生有更多的交流沟通。研究表明,患者的参与不仅能够满足其心理需要,而且能够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康复和保健阶段发挥极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费用。而采用物联网技术的移动医疗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可能。
从更大范围的就医模式角度,物联网医疗也符合医改的要求。目前卫生系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一是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二是高端医疗资源紧缺。排除医院趋利因素,造成这两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就医的无序。老百姓患病后,不论轻重缓急都直奔大医院就医,不仅挤占了珍贵的高端医疗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费用。所以,提高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把慢性病患者和常见病患者留在社区是解决问题主要手段,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是医疗卫生领域物联网最重要的应用场景。目前卫生系统正在大力推进的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就给物联网、移动医疗在社区医疗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
我国正在推进的医改的总体目标就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可及、价廉、方便和的医疗卫生服务。在目前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需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通过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介入,优化或改变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我们推进医改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在国家医改方案中把信息化作为基础工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济观察报:物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
谢桦:近年来,物联网的概念逐步被引入至医疗卫生领域,特别是在医院内部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包括医疗废弃物管理、特殊患者管理、移动护理等,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处于进展缓慢的状态,推实际应用的少,可以说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遇到了一个发展瓶颈。
这主要是因为,物联网面世至今,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要求的变化,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虽然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一些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的场景,但是如果我们还是以传统的物联网概念来设计、推进物联网在卫生领域的应用,就会受到很大制约,很难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组织了以上海主要三级医院和部分区县卫生局信息主管为对象的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受访者对物联网技术有较高的认知度,达到100%。卫生系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类:一是使用包括电子标签、射频标识(RFID)等传感设备的应用,二是利用PDA、平板、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的移动医疗应用。从反馈的情况,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受访者对第一类应用持较为保守的观点,此类应用在卫生系统应用的范围和深度都较有限。受访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二类移动医疗应用,目前三级医院已经开展移动医疗应用的约占35%,二级以下医院约占 20%。
通过调查以及自身近年来的相关实践体会,我们认为应该对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有新的认识和界定,除了传统的物物相连的概念以外,还应该包括通过加载于电脑、PDA、智能设备的软件和网络系统实现的患者和数据中心、患者和医生的连接,形成通过移动终端采集患者信息,汇聚到管理平台,由医生、患者自己以及知识库系统进行干预和管理的全新的移动医疗模式。
物联网医疗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被广泛看好的。根据2012年普华永道发布的移动医疗报告显示,80%的中国受访者对包括物联网技术在内的移动医疗前景看好。较之于传统的医疗模式,新技术介入的新型医疗模式在临床和经济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急诊和住院门诊率可下降15%-30%,医疗卫生体系总体使用率可降低20%-40%,并减少一半的重复入院人数。报告也反应了医生对移动医疗有较高的期待,目前有24.4%的医生表示已经在使用移动医疗的技术采集患者信息,而有33.3%的医生表示愿意移动医疗的技术采集患者信息。
根据我们对上海医院的调查,在今后几年内开展移动医疗应用的三级医院和二级以下医院,都将达到80%以上。超过90%的区县卫生局受访者则表示物联网将在社区健康管理方面有很大应用空间和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