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台湾CSB蓄电池梅河口代理价格 台湾CSB蓄电池厂家代理报价
台湾稀世比蓄电池技术规格书 台湾稀世比蓄电池放电参数
记者昨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版)》(简称《政策》)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发布在即。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明确了回收责任的主体,解决了电池回收商业化的瓶颈问题,潜在的市场空间巨大。
《政策》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共同制定的。主管部门的人士表示,目的是指导相关企业合理开展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生产及回收利用工作,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回收责任主体首次明确
《政策》适用的产品是为电动汽车动力系提供能量的蓄电池,由蓄电池包(组)及蓄电池管理系统组成。包括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等,不包括铅酸蓄电池。
数据显示,到2014年年末,我国新动力轿车保有量已超越12万辆。新动力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也预示着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拥有广阔的市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至17万吨的规模。尽管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但是由于职责主体不清晰,制约了电池回收的商业价值挖掘。
目前,中国车用动力蓄电池收回运用首要涉及蓄电池出产者、整车公司、收回运用公司、消费者等有关主体,因为缺少有关法规制度,关于车用动力蓄电池收回运用的职责主体没有清晰,变成展开车用动力蓄电池收回运用办理的首要妨碍。
为此,《政策》明确,动力电池回收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含进口商,下同)应承担电动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应承担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售后服务体系之外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回收责任在电动汽车生产商上。“在我国传统生产理念中,生产者仅对生产进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承当职责。”业内人士介绍说,生产者职责延伸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欧洲,并在资本归纳运用和抛弃物处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在生产者职责延伸制度下,出产者有义务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承当环境保护职责。
多家公司掘金回收市场
为了完成回收责任,《政策》要求,电动汽车及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应建立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在具有售后服务网点的地级行政区域至少指定一家服务网点(或委托其他具备回收条件的机构)负责废旧动力蓄电池的收集。
由于市场普遍预估电动汽车将大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大有市场,很多企业计划进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政策》也给出了准入条件。
从事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业务的企业(以下简称“回收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指定(或授权)的电动汽车售后服务商;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指定(或授权)的电池销售商或从事动力蓄电池换电(或租赁)的运营商;梯级利用企业或其指定(或授权)机构;具备动力蓄电池回收业务所需技术、设备、人员等相应条件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企业。
在巨大市场空间的吸引下,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这一领域。深圳比克6月宣布,其 “废旧新能源汽车拆解及回收再利用”项目,已入选发改委2015年节能循环经济和能源节约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获得专项投资补助1000万元。
上市公司天能集团则表示,未来将加快动力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废旧电池回收三大新兴业务。据悉,浙江吴山基地再生铅产品今年销售额2.26亿元,预计公司第二个废旧电池回收基地——河南濮阳工厂2015年下半年开始试生产。
行业信息—天能发布电池新技术 抢占新能源车动力高地
月16日,作为国内最大的绿色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天能集团在浙江长兴县举办新能源动力电池新技术发布会,发布高倍率铅炭超级电池、石墨烯锰基锂动力电池、电动车长寿命云电池等三项新技术,并举行新能源项目投产庆典仪式,邀请行业人士、整车厂、经销商等参观新项目生产线。此举引发行业人士的关注。
在发布会上,天能公司还公布了今年新获得的粒径可控的纳米FePO4的制备方法、利用水热辅助微乳液法制备纳米LiFePO4、锂镍钴锰钒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三件锂电池技术国家发明专利。这些新技术和新专利对改善动力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已将电动汽车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不断加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全面提速,千亿级市场即将爆发。
张天任说,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电动汽车的能量之源、力量之本。天能集团作为中国新能源电池的龙头企业、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的领导者,有责任、有能力、有义务为电动汽车打造动力持久、性能稳定、安全环保的新型动力电池。
据张天任介绍,天能集团创新发展至今,已累积了28年的动力电池生产及研发的经验,一直引领行业技术优势。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企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及研发人员近800人,累计申请各项专利超过1200件,获得授权专利760多件、国家重点新产品13项,参与制定40余项电动车电池技术标准,先后成功研发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稀土硅胶电池,被上百家电动汽车厂家广泛使用,成为行业第一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4年上半年,集团引入国内外顶尖技术专家,不断加强对电池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研发高倍率铅炭超级电池、石墨烯锰基锂电池、电动车用长寿命云电池技术,大大改善了电池的比能量、充放电次数等关键技术性能。技术创新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据了解,新投产的天能新能源项目作为天能集团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采用国际、国内一流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技术,主要生产18650号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3C领域及特殊用途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该项目的全面投产,将进一步推动天能集团新能源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充分发挥规模效益。项目建成后,各种型号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日产可达50万支,产能达到1.25GWh,相比投产前的产能提升4倍。
据介绍,新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路线,其中涂布机采用挤压式涂布,涂布精度可达到重量误差≤±1.5%,装配线采用全自动卷绕加自动装配线,可比目前的生产工艺节省人员50%以上,电池的一致性大大提高。此外,在电池安全性能方面,由于整个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水平较高,人工干预极片较少,每只电池配置X-ray对其进行检测,电池的品质、合格率、安全性都会有质的提升。
天能研发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充电倍率、放电倍率、加速性能、充电时间、安全性能等领域表现远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尤其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下放出能量达到80%以上,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由于天能锂电技术上的突破,连续六年来市场销量实现了高速增长,并在浙江省锂电出口排行榜上独占鳌头。
出席发布会的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吴锋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今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城市微型电动汽车增长迅猛。而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配件的电池,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消费者使用体验。天能研发的高倍率铅炭超级电池、石墨烯锰基锂动力电池、电动车长寿命云电池,引领了电池行业的技术发展,是电动汽车行业的福音。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说,天能新能源项目是一个大手笔。项目的投产不仅仅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而且还大大地增强新能源产业和电池产业发展后劲。他希望行业上下游共同发力,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严把质量关,以优质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全面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提速增效、跨越发展。
有出席发布会的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新能源车的勃兴,技术创新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竞争的新焦点,这将促进产业升级,将引发行业洗牌,而天能此次高调发布新技术正是未雨绸缪抢抓先机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