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日用品 >> 家用陶瓷制品 >>“内忧外患”逼中国陶瓷卫浴行业升级
“内忧外患”逼中国陶瓷卫浴行业升级放大图片

产品价格:1200   元(人民币)
上架日期:2013年5月23日
产地:潮州
发货地:潮州  (发货期:当天内发货)
供应数量:不限
最少起订:1件
浏览量:136
  暂无相关下载
其他资料下载:

         
广东金鹿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详细说明  
品牌:陶瓷十大品牌产地:潮州
价格:1200人民币/件规格:完善

简要说明:陶瓷十大品牌牌的“内忧外患”逼中国陶瓷卫浴行业升级产品:估价:1200,规格:完善,产品系列编号:齐全

详细介绍:

  

陶瓷十大品牌市场中,由于陶瓷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各大厂家销售市场集中度高,由此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提高销量并占有市场份额,众多陶瓷企业不惜降低价格,薄利多销。从整个陶瓷市场来看,今年仍是内忧外患,不仅产能过剩,且产品附加值过低而导致国际竞争力不强,同时又遭遇着多项反倾销调查。面临如此困境,陶瓷行业未来的出路在何方?

内忧:产能过剩利润微薄

随着骨质瓷十大品牌企业的不断扩张和生产线的不断扩充及产量的不断扩大,正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去平衡。现实是,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却不是强国,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据介绍,一个价格0.7美元的陶瓷口杯,出口到欧盟售价约3.5美元,但国内企业仅获利0.1美元,大头被国外经销商拿走,他们除去运费等开支约1.5美元外,实际获利超过1美元,是我国生产企业获利的10倍。

中投顾问建材行业研究员邹明晓告诉笔者,我国陶瓷企业利润微薄,主要在于成本高及销售价格相对便宜。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另外,“上游原料高涨也是造成陶瓷企业利润微薄的原因之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夏高生说。此外,由于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销售的萎缩也让陶瓷产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夏高生表示,房产宏观调控制约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使得价格竞争激烈而提价更加困难。

外患:面临多起反倾销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作为日用陶瓷第一大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七成。此外,我国日用陶瓷在欧盟市场占有率已接近五成,是欧盟日用陶瓷第一大进口国。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统计,去年我国出口欧盟的厨餐具累计金额超过7亿美元。欧盟委员会在日前发布《关于欧盟对中国陶瓷厨餐具开始反倾销调查的通知》中宣布对中国出口至欧盟的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此前的2011年9月欧盟曾对中国瓷砖反倾销案作出终裁,征收最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且有效期长达5年,并可视情况延长。

陶瓷十大品牌认为,这是一次影响范围最广、涉及金额最大的中国陶瓷行业反倾销案,涉及金额高达7亿美元,涵括企业超2000多家。实际上,这已不是陶瓷业面临的第一起反倾销事件。据商务部消息,印尼反倾销委员会在今年初也发布了对中国陶瓷餐具产品反倾销调查的终裁披露,拟对上述产品征收87%的反倾销税,这是今年我国陶瓷行业遭遇的首个海外反倾销案例。

“欧盟展开对我国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的反倾销调查,其调查期间将会降低我国陶瓷出口数量和出口额。”邹明晓说。但同时,此次反倾销对我国陶瓷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好处,“目前的陶瓷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有业内人士说。

邹明晓认为,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陶瓷业不断完善管理和经营,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透明度。若欧盟调查后我国陶瓷业不存在问题,反而会使得我国陶瓷产品和厨房用具获得极大的出口利好,有利于陶瓷业出口的复苏。

骨质瓷十大品牌表示,未来我国陶瓷业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并提高研发实力,不断地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产品,以产品品质占领市场。此外,陶瓷企业应该开拓新兴市场,避免行业高集中度竞争,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占领更大的市场。

相关产品:陶瓷十大品牌,骨质瓷十大品牌 http://www.czjinlu.com/


该公司其他信息
最新供求信息 企业产品推荐

暂无产品
  在线询盘/留言 请仔细填写准确及时的联系到你!  
您的姓名:
* 预计需求数量: *
联系手机:
*  移动电话或传真:
电子邮件:
* 所在单位:
咨询内容:
*
           您要求厂家给您提供:
  • 规格,型号
  • 价格及付款条件
  • 产品目录
  • 最低订货量
  • 运送资料
  • 提供样本
  • 库存情况
  • 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