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池行业经历了诸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电池用主要材料--铅、锌、镍、铜等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涨,甚至达到数倍之多,运输费用提高,人民币汇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电池出口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各种综合因素造成电池成本不断上升,销售利润率降低。随着我国电池出口贸易量增多,不断遭遇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2006年先后遭遇美国铅酸蓄电池337调查,印度干电池反倾销日落复审,韩国碱锰电池第二次日落复审,应对美国碱锰电池337调查仍在进行,随着欧盟电池指令修改和其他技术环保法规生效(如“欧盟REACH法规”),我国电池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2014年我国电池产量连续增长,电池产量323亿只以上,比2005年增长约2.46 %,增速减缓。其中一次电池产量290亿只,同比增加1.31%,小型二次电池(镍氢、锂离子等)33亿只,同比增加13.66% ,铅酸蓄电池产量为8598万千伏安时,同比增加21.70%。
电池出口量达到242亿只,同比增加5.64%,其中一次电池出口213.4亿只,同比增加5.18%,小型二次电池出口28.3亿只,同比增加2.01 %。出口额约65亿美元,同比增加22.67 %。电池进口量为64.67亿只,同比增加5.11%。进口额47.1亿美元,同比增加11.64%。
我国电池产量已超过世界电池总量的一半,其中近80%出口,随着出口贸易的增长,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技术贸易壁垒更加突出,从2011年至2014年,与电池有关的WTO/TBT技术法规通报已超过30项,其中主要涉及环保,限制电池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安全要求和标识,以及产品认证等,特别是欧盟最近颁布的“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评估法案”(简称REACH),更是增加我国电池行业产品出口的难度和设立了更高的准入线。
从环境保护与资源配置考虑,电池是一种特殊产品,其原辅材料就是司’一产资源的产品,电池又归属能源产品,目前国内市场资源和能源都处在紧缺状态,例如铅、锌、镍等有色金属价格一路上升,成倍涨价。国外知名电池企业都已在中国建厂生产电池,更是加剧了资源和能源的紧张。我国是电池生产大国,对电池原辅材料的需求较大,要保持我国电池产业的持续发展,协调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关系,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吸引材料进口是我国电池市场和电池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社会对资源、能源与环保的重视,以及电了器具用电产品的增加,对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同时对电池性能,特别是环保和安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加速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电池行业将向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