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为凝胶电解质,无游离电解液存在。在强充情况下,不会出现渗漏电解液现象。
-
电解质约有20%容馀份量,因此在高温操作或过量充电时仍极为可靠,电池不会产生“干化”现象。电池的高低温度范围较宽。
-
采用高灵敏低压单向气阀,能保证及时排放过压气体。电池不会出现渗漏或鼓胀的现象。电池完成密封,不需要特殊通风设备。
-
2V单体已达标称容量(2500Ah),所以电池均匀性很好,允许不同容量,什致不同生产年份的新旧电池进行串,并联混合使用。电池组相互间不会产生“环流”现象。
-
胶体电解质上下浓度一致,不会产生酸分层现象。因此反应均匀,在高倍率放电情况下,极板不会变型而导致内部短路。
-
因此可造成高柱状型电池,占地面积小(如3000Ah/48V电池组占地仅2.9平米)。200Ah-1500Ah单元有竖放式/卧放式可供选择。
-
电解质的浓度低,为1.24Kg/L,因此电池使用寿命较长,在常温20℃下达18~20年。
-
且电池容量恒定,在使用的初期,电池容量逐渐上升至标称值的110%。所以电池的实际使用容量相对较高。
-
采用管式正极板,保证活性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剥落或脱离芯棒,因此特别适合循环深度放电,或须长期处亏电状态的负载(如太阳能贮电系统)。
-
另极板为优质无锑合金,自放电率极低。电池在20℃常温下,每天自放电率小于0.05%,贮存两年后仍保持50%的原有容量。
-
按IEC 896-2∶1995D第5.3卷标准测试C5放电倍率,60%放电深度,循环放电1200次后,电池仍保持原有标称容量不少于80%。
内部有深度放电保机制,深放电后的电池仍能联接在负载上。在四周内充电也无损电池的性能。经充电后很快恢复电池的标称容量,也不会影响电池的寿命。
(1)无损修复技术。随着“废旧铅酸蓄电池无损修复技术”的诞生,废旧铅酸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或将得以遏制和逆转。据了解,该技术采用电子脉冲扫频振荡技术,运用物理的方法、电子的方法破解了以往用化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
无损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既可使大批失效报废的铅酸蓄电池获得再生,还可使在用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还可使新铅酸蓄电池的生产量得到相对约束。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无损修复技术将为推进废铅酸蓄电池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使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与发展循环经济紧密结合。此技术的应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
(2)“全湿法”的应用。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有4家企业引进了“半水湿半火”的处理方式,但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铅污染和二氧化硫污染,而其他处理企业一般采取搭建简易炉,用斧头劈、火烧等方式处理。国家在河南、山东、广东等地先后关闭了大批此类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浙江汇同电源公司成功研制出“全湿法”,攻克了费用以及技术难关。“全湿法”能有效重新利用废旧铅酸蓄电池,并具有节能降耗、污染物零排放等优点。
据了解,假如某企业以每年再生利用30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计算,每年可多产铅9万吨,产值可达22.5亿元;可节省标煤33万吨,节约用水338.4万立方米;同时,还可少排废水300万立方米,少排二氧化硫37.5万吨,少排粉尘19.98万吨,少排废铅14.98万吨,少排废酸48万吨。
另外,据了解,浙江汇铜发明的“全湿法”废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认定为《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清洁标准》一级技术水平。该标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级别,分别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和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3)铅酸蓄电池活性修复剂助力。昆明如山商贸有限公司日前引进日本的铅酸蓄电池修复活性剂,可使12v以上废旧铅酸蓄电池“起死回生”,使用时间增加至原来的1~1.5倍。如果对新电池进行维护则延长电池使用寿命2~3倍,并最终实现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据悉,铅酸蓄电池在使用时,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硫酸铅晶体,这些晶体慢慢附着在电极板上,越积越厚,最终导致电极无法导电而使电池报废。据了解,使用铅酸蓄电池修复活性剂能有效地分解硫酸铅晶体,并对电极板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电极板不易被附着硫酸铅晶体,使电极板还没有损坏的废旧铅酸电池延长使用寿命。
有数据显示:一辆48V电动车的电池价钱一般在600-800元,如果把废旧电池返给商家,最多也只能补贴50元钱左右。如果加入电池修复活性剂只需100元左右,使用寿命可以延长至原来的1-1.5倍,可以节省70%的成本。
该技术的引进将大幅度提高废旧蓄电池回收利用率,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旧蓄电池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