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具体到电动自行车电瓶上来讲,公认可以修复的是缺水和硫化。硫化的修复有两大类:脉冲仪器和活性剂(添加剂)。目前来讲两类产品都有对硫化很好的结果(劣质产品除外)。脉冲仪器的缺点是修复时间长,过程较复杂;活性剂(添加剂)的缺点是加入后很难迅速扩散到整个电瓶当中,从而无法发挥其功效。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一些。
但对于“用时间长了”的电瓶,其失效原因各种各样。尤其是电动车电瓶,这是目前正极板软化问题最严重的电瓶。电摩电瓶,正极板出问题的情况最多。硫化和失水的情况都不多。电动自行车电瓶,也有部分存在正极板问题。事实上,所有的铅酸电瓶,只要使用过一段时间,其正极板的活性物质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就已经改变了。也就是说,所有“用时间长了”的电瓶,其正极板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目前对此没有有效手段来对付它。我们在修复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电瓶不管怎么做都没有效果,这些电瓶一般就是正极板的问题(软化、活物质脱落、栅筋腐蚀等等)所有的电瓶都不能完全修复成新电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把电瓶的某些性能恢复到与新电瓶接近的水平,仅此而已。
电瓶的各种失效模式中,只能说某一种原因占主要地位。我们可以认为一只旧的电瓶,其各种原因都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说一只电瓶硫化的时候,并不是说它只有硫化,而是说,影响电瓶性能的主要问题是硫化。其它如失水、正极板栅腐蚀、正极活性物质组份的变化、正极活性物质结构的变化等等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也就是通常我们不能通过消除硫化使电瓶完全恢复的原因。
将电瓶充满电后进行放电,放电曲线与正常曲线进行比较,正常曲线是指同配方同结构同工艺的新电瓶用同样的方法放电所得到的放电曲线。
1、如果放电平台明显降低,而之后的曲线与正常曲线基本平行,则认为是硫酸盐化。
注意符合下述情况就是硫化,以12V电瓶为例,开始电压高于15V(硫化严重的偏离值大),并且随充电时间的增加,电压降低,向15V靠拢;如果改为恒压充电,则电流有增加趋势。
电瓶在使用过程中,各个进程都在进行当中。比如说硫化,在使用中,只要有充不足电的情况,或放电后充电不及时的情况出现,就会有硫化的过程。而如果经常出现就会出现严重的硫化。如果从化学的溶解—沉积理论来讲,由于充电时,正负极板的硫酸铅通常不可能100%地转化成活性物质,则在正常的使用维护条件下,也会出现硫化。软化,有不同的理论解释,但从显微镜图片中,可以观察到在使用过程中,电瓶的正极板的活性物质的结构是在变化的。微孔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大,最后形成珊瑚状结构。这个进程是肯定要发生的。它只与循环过程和放电深度有关。
硫化,失水、软化是相互影响的。我们说:一台采用36V10AH的电动车,新的时候可以跑35公里。在电瓶的使用过程中,失水可能是最先发生的。然后,失水导致电解液密度提高,硫化加快。硫化的加快会在充电时加剧失水。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容量的下降,同时,正极板的情况也在变糟:负极的硫化过程中,会导致充电后电瓶在两极都存在硫酸铅(这不是说正极发生硫化,这是因为充电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极上的过电位太大而导致正极上电位不足,从而使部分硫酸铅不能被氧化)。而以上因素会使正极的实际容量也下降。当正负极容量都下降之后,新电瓶60%的放电深度,对于旧电瓶来讲就变得不一样了。假如用户每天骑行
20KM,则在容量下降到只能跑20公里的时候,电瓶每天需要100%放电,放电深度变大,软化速度一定会增加。
硫化、失水、软化是一定会同时存在的。在电瓶寿命的未期,我们说某块电瓶是硫化,那是说它容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硫化导致的。而不是它只有硫化。有意思的是,电瓶的容量,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正极板容量、负极板容量、电解液量和密度。而软化、硫化、失水正好是这三方面的主要变化。电瓶的容量,受限于正、负极板容量和电解液最大电化当量这三者中最低的一个。我们说电瓶硫化了,是说,其负极板容量不足了。可能情况是,负极板最大的容量是3AH,而失水的电瓶的电解液总量也不过只能产生7AH电量,同时,正极板容量是5AH。那么,消除硫化后,此电瓶也不过只能放出5AH电量。这就是大部分电瓶不能恢复到新电瓶水平的原因。
以上只是简单分析。事实要比这个复杂得多。
断格:较大电流放电时,电压非常低,且电流达不到.
短路:电瓶在充电放置一段时间后,其端电压大约在11V、8.5V……等情况时,而放电电压下降非常慢,在某一个电压平台上延续较长时间。
断格的电瓶,在测其端电压时,有时是正常值。但越大电流放电,其电压越低,且通常达不到要求的电流数。
短路的电瓶,其基于短路的不同,现象不同,比如说一个电瓶其某单格由于严重的枝晶短路,而存不住电,则在刚充完电时,电压正常,而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压就会逐渐向11V靠拢。测电压则可能得到11-13V的任何数值。但放电时,其电压往往会较快的下降到10.5V,然后其放电曲线基本等同于正常电瓶,只是电压低两V。
而如果是硬短路,则其开路电压一般在10.7V左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个格子其容量非常低.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种情况在充电后是很难判断的。但这种电瓶在放电将结束时可以较容易发现。放电将结束时(仍在工作),其电瓶的端电压可能会低于10.8V,甚至仅有8.5V。这是过放导致了反极。而如果在电动车上,如果停车测量,通常不会低于10V,但空转(即电瓶放电时)则可以测出。
2、如果放电平台没有明显下降(还有可能上升),但放电末期拐点明显上升,则失水的可能性大。
3、如果放电平台上升(或无明显下降),但放电末期拐点大幅度上升,甚至可以达到12V(以12V电瓶为例),则极板软化的可能性增大。
但电瓶往往是多种失效形式并存的,在实际判断的时候,要“望闻问切”综合诊断,来配合曲线实验。
1、如果长时间不用,或总是亏电保存,或深放电,则硫酸盐化可能性大。
2、如果总是大电流放电+深放电,则极板软化的可能性增大。
3、如果在充电时电瓶发热,但还没有变形,则电瓶的失水可能性增大。
联系电话: 010-57267268 1861634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