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首先是我们蓄电池电解液的选用,我们先来看看电解液的选用。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我们的容量。在我们的工程机械运行的过程中蓄电池工作,电解液量不断消耗是正常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及时的掌握电解液的液面高度,这是确保蓄电池正常运行的一项基础工作。一般正常的情况下,蓄电池每半个月补一次蒸馏水。但是当蓄电池的电解液的液面下降的很快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检查调节器的限额电压是不是过高,如果过高的时候会使蓄电池经常性的处于过充电的状态,从而使电解液中的水分蒸发的过快,此时应该及时的调整限额电压。但是如果当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低于规定值时,就应该补充蓄电池的蒸馏水;但是绝对不能补加电解液,更不能加浓硫酸。只有在蓄电池因故障倾倒,流失了原有的电解液时,方能补充电解液,且其密度要与蓄电池内原电解液的密度相同。这是蓄电池电解液的一大注意事项,千万不能随意的添加电解液,因为这将对我们的蓄电池造成难以恢复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在给蓄电池加注电解液的时候,一定要使每个单格的液面的高度高出极板10~15mm。可以用内径3~5mm的玻璃管进行检验,即将玻璃管的一端插入蓄电池内,垂直放在防护板上,然后用手指堵住上端取出玻璃管,管内液面的高度就是电解液液面的高出极板的高度;也可以用清洁的竹片或木片探测,绝对禁止用金属丝探测。监测周期是:冬季10~15天,夏季5~7天。当向新蓄电池加入电解液后,由于内部材料会吸收一些电解液,过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液面和密度都会下降,因此,还应添加原密度的电解液至规定液面。第二,除了容量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密度了。准确地测量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是分析其实际容量的重要依据。电解液密度随充电而提高,随放电而降低,它是衡量蓄电池技术状态的重要标志。测试证明,电解液密度下降0.01g/cm3,相当于蓄电池耗电5%。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其75%的充电率,也就是说,当电解液密度下降0.05g/cm3时,就必须给蓄电池充电了。一般来说,电解液密度在1.27~1.29g/cm3范围内是获得容量充足的最佳参数。如果电解液密度小,就会使极板的能量还未释放完,电解液就接近于水,这不利于蓄电池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果电解液的密度过高,虽对蓄电池的容量有一定的好处,但它会加剧极板的腐蚀,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由于蓄电池的使用条件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密度的电解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