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江苏理士蓄电池价格北京锦忆佳业科技有限公司服务电话:18811088696 010-80445814
理士蓄电池产品特性
1.寿命长。 2.自放电率极低。
3.容量充足。 4.使用温度范围宽。
5.密封性能好。 6.导电性好。
7.充电接受能力强。 8.安全可靠的防爆排气系统。
应用领域
1.多用途的 2.不间断电源 3.电子能源系统
4.紧急备用电源 5.紧急灯 6.铁路信号
7.航空信号 8.安防系统 9.电子器械与装备
10.通话系统电源 11.直流电源 12.自动控制系统
理士蓄电池详细介绍:
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专门从事LEOCH(理士)牌全系列铅酸蓄电池的研制、开发、制造和销售的国际化新型科技企业。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AGM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胶体(GEL)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OPzV、OPzS、PzB、PzS、PzV管式极板铅酸蓄电池,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高尔夫球车用铅酸蓄电池,电动助力车用铅酸蓄电池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广电、铁路、太阳能、UPS、电动车、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车、叉车、应急灯等十几个相关产业。
理士蓄电池简介
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专门从事LEOCH(理士)牌全系列铅酸蓄电池的研制、开发、制造和销售的国际化新型科技企业。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AGM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胶体(GEL)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OPzV、OPzS、PzB、PzS、PzV管式极板铅酸蓄电池,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高尔夫球车用铅酸蓄电池,电动助力车用铅酸蓄电池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广电、铁路、太阳能、UPS、电动车、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车、叉车、应急灯等十几个相关产业。
理士蓄电池应用范围及产品特性
理士AGM系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广泛使用在通信系统、电力系统、应急灯照明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消防和安全警报系统、太阳能、风能系统、计算机备用电源、便携式仪器、仪表、医疗系统设备、电动车、电动工具等。
|
|
产品特性
|
1. 寿命长。
|
2. 自放电率极低。
|
3. 容量充足。
|
4. 使用温度范围宽。
|
5. 密封性能好。
|
6. 导电性好。
|
7. 充电接受能力强。
|
8. 安全可靠的防爆排气系统。
|
|
应用领域
|
1.多用途的
|
2. 不间断电源
|
3. 电子能源系统
|
4. 紧急备用电源
|
5. 紧急灯
|
6. 铁路信号
|
7. 航空信号
|
8. 安防系统
|
9. 电子器械与装备
|
10.通话系统电源
|
11.直流电源
|
12.自动控制系统
|
|
理士蓄电池详细参数:
免维护无须补液 内阻小,大电流放电性能好
适应温度广(-35-45℃) 自放电小
使用寿命长(8-10年) 荷电出厂,使用方便
安全防爆 独特配方,深放电恢复性能好
无游离电解液,侧倒90度仍能使用
理士蓄电池性能特点:
◆ 以气相二氧化硅和多种添加剂制成的硅凝胶,其结构为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可将硫酸吸附在凝胶中,同时凝胶中的毛细裂缝为正极析出的氧到达负极建立起通道,从而实现密封反应效率的建立,使电池全密封、无电解液的溢出和酸雾的析出,对环境和设备无污染。
◆ 胶体电池电解质呈凝胶状态,不流动、无泄露,可立式或卧式摆放。
◆ 板栅结构:极耳中位及底角错位式设计,2V系列正极板底部包有塑料保护膜,可提高蓄电池在工作中的可靠性,合金采用铅钙锡铝合金,负极板析氢电位高。正板合金为高锡低钙合金,其组织结构晶粒细小致密,耐腐蚀性能好,电池具有长使用寿命的特点。
◆ 隔板采用进口的胶体电池专用波纹式PVC隔板,其隔板孔率大,电阻低。
◆ 电池槽、盖为ABS材料,并采用环氧树脂封合,确保无泄露。
◆ 极柱采用纯铅材质,耐腐蚀性能好,极柱与电池盖采用压环结构即压环与密封胶圈将电池极柱实现机械密封,再用树脂封合剂粘合,确保了其密封可靠性。
◆ 2V、12V全系列电池均具备滤气防爆片装置,电池外部遇到明火无引爆,并将析出气体进行过滤,使其对环境无污染。
◆ 胶体电池电解质为凝胶电解质,无酸液分层现象,使极板各部反应均匀,增强了大型电池容量及使用寿命的可靠性。
◆ 过量的电解质,胶体注入时为溶胶状态,可充满电池内所有的空间。电池在高温及过充电的情况下,不易出现干涸现象,电池热容量大,散热性好,不易产生热失控现象。
◆ 胶体电池凝胶电解质对正极、负极活物质结晶过程产生有益影响,使电池的深放电循环能力好,抗负极硫酸盐化能力增强,使电池在过放电后恢复能力大幅提高。
◆ 电池使用温度范围广(-30℃~50℃),自放电极低。
理士蓄电池参数规格一览表
产品规格表
|
电池型号
|
额定
|
额定容量(Ah)
|
外型尺寸(mm)
|
参考
|
端子形式
|
电压
|
1.80V
|
1.80V
|
1.75V
|
1.75V
|
1.67V
|
长
|
宽
|
高
|
总高
|
重量
|
|
(V)
|
20HR
|
10HR
|
5HR
|
3HR
|
1HR
|
(L)
|
(W)
|
(H)
|
(H)
|
(Kg)
|
|
DJM1238
|
12
|
40.2
|
38.0
|
33.3
|
30.3
|
23.4
|
197±2
|
165±1
|
170±1
|
170±1
|
13.2
|
T6
|
DJM1240
|
12
|
42.4
|
40.0
|
35.0
|
31.8
|
24.6
|
255±2
|
97±1
|
203±2
|
203±2
|
13.1
|
T7
|
DJM1245
|
12
|
47.8
|
45.0
|
39.4
|
35.7
|
27.7
|
197±2
|
165±1
|
170±1
|
170±1
|
14.5
|
T6
|
DJM1250
|
12
|
53.0
|
50.0
|
43.8
|
39.9
|
30.8
|
257±2
|
132±1
|
200±2
|
200±2
|
16.0
|
T6
|
DJM1255
|
12
|
58.4
|
55.0
|
48.2
|
43.8
|
33.8
|
229±2
|
138±1
|
205±2
|
226±2
|
17.0
|
T6/T9/
|
DJM1260
|
12
|
63.6
|
60.0
|
52.5
|
47.7
|
36.9
|
259±2
|
168±1
|
208±2
|
230±2
|
18.5
|
T6/T9/
|
DJM1265
|
12
|
69.0
|
65.0
|
57.0
|
51.6
|
40.0
|
348±3
|
167±1
|
178±1
|
178±1
|
21.0
|
T6/T14
|
DJW1275
|
12
|
79.6
|
75.0
|
65.5
|
59.7
|
46.1
|
348±3
|
167±1
|
178±1
|
178±1
|
21.6
|
T6
|
DJM1275H
|
12
|
79.6
|
75.0
|
65.5
|
59.7
|
46.1
|
259±2
|
168±1
|
208±2
|
230±2
|
21.0
|
T6/T9/T
|
DJM1280
|
12
|
84.8
|
80.0
|
70.0
|
63.6
|
49.2
|
259±2
|
168±1
|
208±2
|
214±2
|
22.6
|
T6
|
DJM1290
|
12
|
95.4
|
90.0
|
79.0
|
71.7
|
55.4
|
330±3
|
173±1
|
212±2
|
220±2
|
28.0
|
T11
|
DJM1290H
|
12
|
95.4
|
90.0
|
79.0
|
71.7
|
55.4
|
305±3
|
168±1
|
207±2
|
229±2
|
27.0
|
T6/T9/T
|
DJM12100
|
12
|
106
|
100
|
87.5
|
79.5
|
61.5
|
330±3
|
173±1
|
212±2
|
220±2
|
30.0
|
T11
|
DJM12120
|
12
|
127
|
120
|
105
|
95.4
|
73.8
|
410±3
|
177±1
|
225±2
|
225±2
|
35.0
|
T11
|
DJM12140
|
12
|
148
|
140
|
123
|
111
|
86.1
|
344±3
|
171±1
|
274±2
|
280±2
|
46.3
|
T11
|
DJM12150
|
12
|
159
|
150
|
132
|
119
|
92.3
|
485±3
|
170±1
|
240±2
|
240±2
|
42.5
|
T11
|
DJM12180
|
12
|
191
|
180
|
158
|
143
|
111
|
530±3
|
209±2
|
214±2
|
220±2
|
52.8
|
T11
|
DJM12200
|
12
|
212
|
200
|
175
|
159
|
123
|
522±3
|
240±2
|
218±2
|
224±2
|
62.5
|
T11
|
DJM12230
|
12
|
244
|
230
|
202
|
183
|
141
|
522±3
|
240±2
|
218±2
|
224±2
|
64.0
|
T11
|
DJM12250
|
12
|
266
|
250
|
219
|
199
|
154
|
522±3
|
268±2
|
220±2
|
226±2
|
73.0
|
T11
|
DJM660
|
6
|
63.6
|
60.0
|
52.5
|
47.7
|
36.9
|
185±1
|
112±1
|
205±2
|
205±2
|
9.10
|
T3
|
DJM6100
|
6
|
106
|
100
|
87.5
|
79.5
|
61.5
|
195±1
|
170±1
|
206.5±
|
212.5±
|
15.6
|
T6
|
DJM6120
|
6
|
127
|
120
|
105
|
95.4
|
73.8
|
280±2
|
128±1
|
203±2
|
203±2
|
16.8
|
T6
|
DJM6150
|
6
|
159
|
150
|
132
|
119
|
92.3
|
260±2
|
180±1
|
247±2
|
253±2
|
21.2
|
T7
|
DJM6180
|
6
|
191
|
180
|
158
|
143
|
111
|
322±3
|
178±1
|
228±2
|
234±2
|
27.8
|
T11
|
DJM6200
|
6
|
212
|
200
|
175
|
159
|
123
|
322±3
|
178±1
|
228±2
|
234±2
|
30.5
|
T11
|
|
二、在线互动式UPS在市电正常时直接由市电向负载供电,当市电偏低或偏高时,通过UPS内部稳压线路稳压后输出,当市电异常或停电时,通过转换开关转为电池逆变供电。其特点是:有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噪音低,体积小等特点,但同样存在切换时间。
三、在线式UPS在市电正常时,由市电进行整流提供直流电压给逆变器工作,由逆变器向负载提供交流电,在市电异常时,逆变器由电池提供能量,逆 变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保证无间断输出。其特点是,有极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基本无切换时间且输出电压稳定精度高,特别适合对电源要求较高的场合,但是成本 较高。目前,功率大于3KVA的UPS几乎都是在线式UPS。
UPS同时具备稳压、滤波等功能,有些UPS可以在故障或过载时改由市电旁路供电。
后备式的电压输出有较大的波动,在170V-260V之间,采用高速继电器实现市电和蓄电池之间的转换,转换时间小于10毫秒。在线式始终使用 逆变电路工作,其电压的稳定性高,基本上在220V±5%范围内,对蓄电池基本不存在转换时间;与市电旁路转换采用静态开关,转换时间可以 达到微秒级。
UPS输出精度高、转换时间快,同时造价较高(约为EPS的两倍),平时能耗大(在线式),主机寿命较短(8-10年)。
EPS有点类似于后备式的UPS,平时逆变器不工作,市电断电时才投入蓄电池。一般不对电源进行恒流、恒压处理。通常采用接触器转换,切换时间 均为0.1~0.25S。其优点是结构较简单,造价较低,平时能耗小无噪音,主机寿命长(15-20年),可适应于电感性、电容性及综合性负载,需要时可 实现变频软启动。
|
|
产品分类
|
|
|
1、开箱及检查
2 搬运
禁止在端子部位受力,防止端子损伤和密封部位裂开;
避免蓄电池倒置、遭受摔掷或冲击;
绝对避免使用钢绳等金属线类,防止蓄电池短路。
2 检查:包装箱、蓄电池外观——无损伤;
2 点验:电池数量、配件——齐、全;
2 参阅:说明书、安装图、注意事项。
2、安装前注意事项
2 检查电池无异常后,将其安装在指定地点(例电池房);
2 如将电池安放在电池房,应尽可能将其放在电池房最低处;
2 避免将电池安装在靠近热源(如变压器)的地方;
2 因为电池贮存时可能产生易燃气体,安装时应避免靠近产生火花的装置(如保险丝);
2 连接前,擦亮电池端子,使其呈现金属光亮;
2 小心导电材料短接蓄电池正负端子。
2 多个电池一起使用时,首先使保证电池间连接正确,再将电池与充电器或负载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电池正极应与充电器或负载的正极连接,负极与负极连接。如果电池与充电器连接不正确,充电器会被损坏,一定要注意不要连接错误。切记连接正确。
2 接线时注意连接牢固,但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端子,推荐扭紧力矩见表一。不要在端子部用过大的力,每个连接螺母与螺栓一定要扭紧,扭紧扭矩按照表一所示。
2 表一 紧固力矩建议表
序号
NO.
|
适用范围
Applicability
|
紧固力矩规定
Torque
|
1
|
M5
|
2.0~3.0N*m(20~30kgf*cm)
|
1
|
M6
|
3.9~5.4N*m(40~55kgf*cm)
|
2
|
M8
|
11~14.7N*m(111~150kgf*cm)
|
3、安装及接线
2 将金属安装工具(如扳手)用绝缘胶带包裹,进行绝缘处理;
2 先进行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然后再将蓄电池组与充电器或负载连接;
2 多组电池并联时,遵循先串联后并联的接线方式;
2 为保证较好的散热条件,各列蓄电池间距保持在10mm以上;
2 连接前,擦净电池端子,使其呈现金属光亮;
2 连接前后,在蓄电池极柱表面敷涂适量防锈剂(如凡士林);
2 蓄电池安装完毕,测量电池组总电压无误后,方可加载上电。
4、蓄电池的使用
4.1补充电
2 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由于自放电电池会损失部分容量,使用前请补充电;
2 如果使用过程中暂时停放不用,请定期进行补充电。
2 使用前应根据下列条件进行补电见下表;
表二 蓄电池储存温度及补充电的时间间隔
& 例如:12V100AH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00AH,0.1C(A)=0.1X100=10A;
& 例如:充电电压: 12V电池为2.25X6=13.50V,6V电池为2.25X3=6.75V
4.2、蓄电池的放电及放电终止的判断
4.2.1 蓄电池放电终止的判断依据
2 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
2 容量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60~80%。
2 放电终止电压的取定:一般情况下按下表三的相关参数设置,也可根据蓄电池的放电曲线确定不同放电电流下的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
表三 放电的参数设置
放电率
|
放电电流(A)
|
蓄电池放电单体终止电压(V)
|
容量检测标准
|
10h
|
1.0I10
|
1.80
|
≥1.00C10
|
5h
|
1.7I10
|
1.80
|
≥0.85C10
|
3h
|
2.5I10
|
1.80
|
≥0.75C10
|
1h
|
5.0I10
|
1.80
|
≥0.50C10
|
达到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可视为放电终止。
& 注意:
1).不要使蓄电池端电压降至以上规定值以下。
2)放电后不要存放,请立即补充电。
3).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应控制在以下范围之内:
放电电流 I≤1C10(A),持续放电;
放电电流 I=3C10(A),放电时间 T≤2min;
放电电流 I=6C10(A),放电时间 T≤10s。
4.2.2容量放电测试
一般情况下在对蓄电池进行定期容量测试时,可选择以下几种容量测试方法。
2 离线式测量法
a) 将蓄电池组充满电后脱离系统静置1小时,在环境温度为25±5℃的条件下采用外接(智能)假负载的方式,采用10小时放电率进行放电测试。
b) 放电开始前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环境温度、时间。
c) 放电期间应测量记录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电流、室内温度,测量时间间隔为1小时,放电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
d) 放电期间应测量记录蓄电池的端电压及室温,测量时间间隔为1小时。在放电期末要随时测量,以便准确确定达到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
e) 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即为蓄电池组的容量。蓄电池按10小时率放电时,如果温度不是25℃时,则应将实际测量的容量按照下式换算成25℃时的容量Ce:
Ce=Cr/﹛1+K(t-25℃)﹜------------------------(A)
式中:t—放电时的环境温度
K—温度系数(10H率放电时 K=0.006/℃;3H率放电时 K=0.008/℃;1H率放电时 K=0.01/℃)
f) 放电结束后,要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充入电量为放出电量的1.2倍以上。
2 在线式测量法
a) 在直流供电系统中,调整整流器输出电压至保护电压(如46V),由蓄电池对实际负荷供电,在放电中找出蓄电池组中电压最低、容量最差的一只蓄电池作为容量试验对象。
b) 打开整流器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等蓄电池组充满电后稳定1小时以上。
c) 对a)中放电时找出最差的那只蓄电池进行10小时率放电试验。放电前后要测量记录该蓄电池的端电压、温度、放电时间和室温。以后每隔1小时测量记录一次,放电快到终止电压时,应随时测量记录,以便准确记录放电时间。
d) 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即为蓄电池组的容量。如果室温不是25℃时,则应按照(A)式换算成25℃时的容量。
e) 放电试验结束后,用充电机对该只蓄电池进行补充电,恢复其容量。
f) 根据测量记录数据绘制放电曲线。
2 核对性放电试验法
为了能随时掌握蓄电池组的大致容量,进行核对性放电试验是必要的,其方法是:
a) 在直流供电系统中,调整整流器输出电压至某保护电压(如46V),由蓄电池对实际通信负荷供电。蓄电池组放电前后要测量记录每只电池的端电压、温度、室温和放电时间。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为止。
b) 放电结束后,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入电量为放出电量的1.2倍以上。
c) 根据测量记录的数据绘制放电曲线,留作以后再次测量时比较。
说明:
(1)对于UPS系统的蓄电池组,不建议采用离线式测量法进行容量测试。
(2)进行在线式测量法和核对行容量试验时,对于本身具备蓄电池放电测试功能的UPS设备,需要开启蓄电池放电检测功能对蓄电池进行放电试验。对于没有该功能的UPS,需要关断其交流输入,进行放电试验。
注意事项:
1).上述蓄电池容量试验方法,是日常维护工作中的常用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在容量测试期间保证系统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做容量试验时应提前了解市电有无计划性停电,备用发电机组应处于良好状态。
2).在进行蓄电池容量放电试验前,应用万用表、内阻仪、电导仪对蓄电池的性能进行一次预防性检测。
3).为保证容量测试的准确性,应采用专业蓄电池容量在线测试仪器和假负载进行测试。
4.2.3落后蓄电池的判定
落后蓄电池在放电时端电压偏低,因此落后蓄电池应在放电状态下测量。如果端电压连续三次放电循环中测试均为最低,就可判定为该组中落后的蓄电池。出现落后蓄电池时就应对蓄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
4.4.3充电
4.3.1浮动充电(浮充)
◆ 充电参数
2 充电电压:2.23~2.30V/单体(25℃)(建议设置为2.23V/单体)
2 最大充电电流:0.25C10
2 温度补偿系数:-3mV/℃.单体(以25℃为基点)
2 充电电压变动范围为±0.02V/单体
2 注意:
1).同一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值在使用初期会出现一定偏差,半年之后将趋于一致。
2).浮充电压过高或过低对电池的影响如下:
长时间过高(过充电):缩短寿命。
长时间过低(充电不足):满足不了负载或使电池电压不一致,从而使电池整组容量下降,寿命缩短。
4.3.2均衡充电(均充)
◆ 充电参数
2 充电电压:2.35~2.40V/单体(25℃)(建议设置为2.35V/单体)
2 最大充电电流:0.25C10
2 温度补偿系数:-3mV/℃.单体(以25℃为基点)
2 充电电压变动范围为±0.02V/单体
◆ 退出均充条件
蓄电池退出均充的电流参考值一般设定为0.01C10,并联时乘以蓄电池组数。
注意:
正常浮充运行可以不进行此项操作。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采用均衡充电:
Ø 放电容量超过额定容量的20%以上
Ø 搁置不用时间超过3个月
Ø 有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低于2.18V/单体
Ø 连续浮充3~6个月或电池组内出现电压落后的电池
Ø 全浮充运行一年以上
Ø 蓄电池安装调试结束后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补充电。
Ø 蓄电池容量检测后进行均充电。
Ø 蓄电池转为均充的电流参考值一般设定为0.05C10,并联时乘以蓄电池组数。
4.3.3循环使用充电
◆ 充电参数
2 充电电压:2.40~2.50V/单体(25℃)(建议设置为2.35V/单体)
2 最大充电电流:0.25C10
2 温度补偿系数:-5mV/℃.单体(以25℃为基点)
2 充电电压变动范围为±0.02V/单体
2 补充电电量为放电电量的110%~130%,电池环境温度低于5℃取上限。如不确定放电量多少,请按下表补充电:
表四 蓄电池补充电参照表
环境温度
|
充电电压(V/单体)
|
充电时间(h)
|
5
|
2.31
|
7
|
2.46
|
4
|
20
|
2.25
|
7
|
2.40
|
4
|
35
|
2.21
|
7
|
2.34
|
4
|
& 注意:
1).充电时间是指在0.25C10(A)以下定电流充电,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达到上表的充电电压后的充电时间;
2).超过表内时间后,如果继续充电就会造成过充电,缩短电池的寿命;如果充电时间偏短会因充电不足而达不到规定的容量。
3).对池进行容电量测试,建议按照循环的充电方式充电。
4.4充电中的注意事项
2 如果充电末期充电电流超过0.05C10A,可能对电池外观和寿命造成永久性的损坏,请特别注意充电电压。
2 循环使用时,为防止过充电,建议安装定时器或采取完全充电后自动转为涓流充电的方式。
2 当环境温度不是25℃时,应对设置电压进行温度补偿,计算公式:U修正=U25℃-K×(T实际-25)(T实际—环境温度,K—温度补偿系数)
2 蓄电池充电终止的判断依据
2 一般情况下,当蓄电池充电达到下述条件之一的,即可视为充电终止。
1)、充入电量不小于放出电量的1.2倍。
2)、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小于0.005C10A(C10=电池的额定容量)。
3)、充电后期充电电流连续5小时不变化。
贮存温度
|
补充电时间间隔
|
补充电方法
|
不到20℃
|
每9个月一次
|
a)用2.30~2.40V/单体定电压,限电流0.25C(A)充电10~16小时
b)用0.1C(A)进行定电流8~10小时
两种方法可任选一种
|
20℃~30℃
|
每6个月一次
|
30℃~40℃
|
每3个月一次
|
注:电流值中C指电池的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Ah) 外型标准 (mm±1mm) 参 考 端子方法
电 压 1.80V 1.80V 1.75V 1.75V 1.67V 长 宽 高 总高 重 量
DJW12-7.0 12 7.00 6.50 6.00 5.46 4.33 151±1 65±1 94.5±1 100±1 2.20 T2/T1
DJW12-7.2 12 7.20 6.70 6.20 5.61 4.46 151±1 65±1 94.5±1 100±1 2.30 T2/T1
DJW12-7.5 12 7.50 7.00 6.45 5.85 4.64 151±1 65±1 94.5±1 100±1 2.45 T2/T1
DJW12-7.8 12 7.80 7.30 6.70 6.09 4.83 151±1 65±1 94.5±1 100±1 2.50 T2/T1
DJW12-8.5 12 8.50 7.90 7.30 6.63 5.26 151±1 65±1 94.5±1 100±1 2.75 T2/T1
DJW12-10 12 10.0 9.30 8.60 7.80 6.19 151±1 98±1 95±1 101±1 3.30 T2/T1
DJW12-10H 12 10.0 9.30 8.60 7.80 6.19 151±1 65±1 111±1 117±1 3.20 T2/T1
DJW12-12 12 12.0 11.2 10.3 9.36 7.43 151±1 98±1 95±1 101±1 3.80 T2/T1
DJW12-14 12 14.0 13.0 12.1 10.9 8.67 151±1 98±1 95±1 101±1 4.20 T2/T1
DJW12-18 12 18.0 16.7 15.5 14.0 11.1 181.5±1 77±1 167.5±1 167.5±1 5.70 T3/T12
DJW12-20 12 20.0 18.6 17.2 15.6 12.4 181.5±1 77±1 167.5±1 167.5±1 6.00 T3/T12
DJW12-24 12 24.0 22.3 20.7 18.7 14.9 166.5±1 175±1 125±1 125±1 8.10 T3/T12
DJW12-26 12 26.0 24.2 22.4 20.3 16.1 166.5±1 175±1 125±1 125±1 8.00 T3/T12
DJW12-26H 12 26.0 24.2 22.4 20.3 16.1 165±1 125±1 175±1 175±1 8.70 T3
DJW12-28 12 28.0 26.0 24.1 21.8 17.3 166.5±1 175±1 125±1 125±1 8.80 T3/T12
DJW12-30 12 30.0 27.9 25.8 23.4 18.6 195±2 130±1 164±1 180±1 9.30 T5/T6/T12
DJW12-33 12 33.0 30.7 28.4 25.7 20.4 195±2 130±1 164±1 180±1 10.5 T5/T6/T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