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公司生产RYSWLT-YD02B移动通信系统实验箱移动通信综合实验箱
公司生产RYSWLT-YD02B移动通信系统实验箱移动通信综合实验箱
北京瑞亿斯科技有限公司 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一、产品组成:
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套系统有12个实验模块。
1) 基带成形模块
产生PN31伪随机序列作为信源;将基带信号进行串并转换;按QPSK、OQPSK、MSK、
GMSK调制要求进行基带成形,形成两路正交基带信号。
2) 码元再生模块
从解调出的IQ模拟基带信号中恢复位同步,并进行抽样判决,然后并串转换后输出。
3) PSK载波恢复模块
与IQ调制解调模块上的解调电路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科斯塔斯环以恢复PSK已调信号的
载波,同时可用作一个立的载波源。
4) MSK/GMSK非相干数字解调模块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行MSK/GMSK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5) 信道编码及交织模块
将输入的NRZ码组帧,加帧标识,并进行循环码或卷积码编码及块交织后输出。
6) 信道译码及解交织模块
用滑动相关法搜索帧标识,帧同步后进行循环码或卷积码译码及解交织,输出原NRZ码。
7) CDMA发送模块
产生PN31伪随机序列作为信源;将伪随机序列或外部输入的其它数字序列进行m序列或
Gold序列扩频,扩频增益为64,扩频后输出码速率为512kbps,可输出两路不同扩频
码信号。
8) CDMA接收模块
完成10.7MHz射频信号的选频放大,当本地扩频码设置为与发送端扩频码相同时,可完成扩
频码的捕获及跟踪,进而完成扩频信号的解扩。
9) IQ调制及解调模块
产生调制及解调用的正交载波;完成射频正交调制及小功率线性放大;完成射频信号正交
解调。
10) GSM/GPRS通信系统模块
包含GSM/GPRS通信终端及控制电路。
11) CDMA2000 1x通信系统模块
包含CDMA2000 1x通信终端及控制电路。
12) 信源编译码模块
包含话筒及耳机电路、CVSD编译码电路及射频信号发射、接收电路。
其中移动通信原理包括1、2、3、4、7、8、9、12共八个模块
移动通信系统除了包含上述模块,增加的模块有5、6、10、11
二、产品主要点:
1、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模块,既可节约经费又方便今后升级。
2、实验箱各模块有良好的系统性,可组合成典型CDMA移动通信系统。
3、实验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数字移动通信原理的大部分知识点,并有丰富的、有一定复杂性
的综合实验。
4、实验箱同时具备GSM/GPRS和CDMA2000 1x两种移动通信模式,可面了解移动通信系
统的网络结构、操作方式及工作过程。
5、移动通信网络实验有直观友好的交互界面,生动再现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服务。
6、二次开发性良好,既可进行模块内的二次开发,又可进行模块间的二次开发。
三、实验内容:
1、数字调制及解调技术
实验一、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实验二、O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实验三、基带信号预成形技术实验
实验四、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实验五、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实验六、MSK、GMSK非相干数字解调实验
实验七、矢量调制星座图实验
2、信道编译码及交织技术
实验八、循环码编码及译码实验
实验九、卷积码编码及译码实验
实验十、块交织及解交织实验
3、伪随机编码技术
实验十一、m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
实验十二、Gold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
4、同步技术
实验十三、扩频码捕获及跟踪技术实验
实验十四、PSK信号载波恢复及NRZ码位同步提取实验
5、直接扩频技术
实验十五、m序列扩频实验
实验十六、m序列解扩实验
实验十七、Gold序列扩频实验
实验十八、Gold序列解扩实验
6、矢量调制技术
实验十九、IQ正交调制实验
实验二十、IQ正交解调实验
7、通信系统实验
实验二十一、无线发射及接收实验
实验二十二、CDMA扩频通信系统实验
实验二十三、正交调制及解调系统实验
8、GSM/GPRS移动通信网络实验
实验二十四、GSM/GPRS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及技术指标
实验二十五、GSM/GPRS移动台网络搜索及入网登录实验
实验二十六、GSM/GPRS移动台主呼及被呼叫过程实验
实验二十七、GSM/GPRS移动台短消息发送及接收实验
实验二十八、GPRS无线数据传输实验
实验二十九、GPRS internet网络浏览实验
9、CDMA 2000 1x移动通信网络实验
实验三十、CDMA 2000 1x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及技术指标
实验三十一、CDMA 2000 1x移动台网络搜索及入网登录实验
实验三十二、CDMA 2000 1x移动台主呼及被呼叫过程实验
实验三十三、CDMA 2000 1x移动台短消息发送及接收实验
实验三十四、CDMA 2000 1x无线数据传输实验
实验三十五、CDMA 2000 1x internet网络浏览实验
四、设备配置:
1、移动通信系统实验箱
2、实验桌
3、20M双踪示波器
4、电脑
五、产品基本参数:
1、工作电压:AC 220V±10%,50Hz±10%
2、外形尺寸L×W×H(mm):460×335×143
3、重量(kg):<5
详细产品系列技术资料介绍:产品点:1、实验箱采用可立拆卸的模块化结构,便于实验箱的功能升级和扩展;2、实验箱各模块要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板加以覆盖,提产品的可靠性;3、实验箱配套实用的实验教学课件以及其它能指导学生实验、便于学生预习的教学资源;4、能展示移动通信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如语音编译码,信道编译码,数据块交织、基带成形、矢量调制解调等;5、在调制解调方面,除了能完成相干解调功能外,还应能展示出实际GSM系统中的GMSK非相干解调的整个过程;6、自主研发的移动创实践平台,采用FPGA+DSP(选配)架构,利用程序自引导加载模式,轻松模拟各模块功能,二次开发方便。7、CDMA扩频采用m序列和GOLD序列两种方式,再现2G和3G移动通信系统中扩频序列的区别与联系;8、CDMA扩频部分可以在同一个频点上提供两个码道,且码型可通过拨码开关灵活选择;9、CDAM接收部分可展示扩频序列的捕获和跟踪过程,可观测到m序列和GOLD序列的自相关性;10、实验箱上可在两台实验箱之间实现多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并可以基于这些无线系统进行语音和数据的无线传输,包括CDMA直扩通信系统,GSM通信系统;CDMA跳频通信系统,混合多址通信系统等;11、通过多台实验箱可组成一个小型网络,模拟基站和移动台的收发及信码再生过程;12、采用信道编码及交织的技术,来解决无线系统传输中的各种误码情况;13、配备信令流程分析软件便于学生了解实际GSM系统中语音呼叫及接续的信令过程;14、通过实验箱所提供的移动通信软件平台可实现短信的收发,用户的主呼被呼,无线数传,GPRS上网以及移动通信环境监测等功能;15、实验箱提供JTAG编程接口和使用方法,配备相关软件后可以进行二次开发16、实验系统集成ARM9系统扩展平台。可以进行嵌入式开发 二、主要技术参数★ 载波频率:① 10.7MHz② 900/1800MHz ③ 800MHz★ 语音编码速率:16Kb/s★ FH-CDMA: 载波频率10.7MHz信码速率16kb/s跳频速率:1跳/秒和10跳/秒可选★ DS-CCDMA: 载波频率10.7MHz信码速率16kb/s,扩频子码速率512kb/s,扩频增益32★ TDMA:载波频率10.7MHz信码速率16kb/s时隙数2★ ARM扩展平台硬件参数:l SAMSUNG S3C2410l 动态存储容量(SDRAM):32MBl NAND FLASH:64MBl USB Host(可外接U盘,鼠标,键盘等标准USB设备)l USB Slave/Devicel 标准SD卡插槽(最大支持1G)l RS232 COM接口l JTAG实时调试接口l SAMSUNG 3.5寸带触摸TFT真彩液晶屏(QVGA) 三、实验系统构成:硬件部分1、信源编译码模块 2、基带成形模块 3、IQ调制解调模块 4、码元再生模块 5、PSK载波恢复模块 6、MSK/GMSK非相干解调模块 7、CDMA发送模块 8、CDMA接收模块 9、信道模拟模块 10、信道编码及交织模块 11、信道译码及解交织模块 12、跳频通信模块 13、时分多址模块 14、GSM/GPRS工业手机模块 15、CDMA2000 1x工业手机模块 16、移动ARM平台扩展板17、创实践平台软件部分1、移动通信综合控制、监测软件 2、通话信令分析软件 3、GPRS无线通信软件注:模块1~8为移动通信原理标配模块 四.实验项目及模块配置:模块名称详见实验系统构成
实验项目所需模块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四相移相键控(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模块2、3、4、5交错四相移相键控(O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模块2、3、4、5基带信号预成形技术实验模块2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模块2、3、4、5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模块2、3、4、5MSK/GMSK非相干数字解调实验模块2、3、5、6矢量调制星座图实验模块2同步技术PSK信号载波恢复模块2、3、5NRZ码位同步提取实验模块2、3、4扩展频谱技术m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模块3、7、8Gold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模块3、7、8直接序列扩频实验模块3、7解扩实验模块3、7、8移动信道传播性白噪声信道模拟实验模块2、3、9多径衰落信道模拟实验模块2、3、9慢衰落信道模拟实验模块2、3、9抗衰落技术卷积码编码及译码实验模块2、10、11块交织及解交织实验模块2、10、11通信系统实验GSM通信系统实验模块1、2、3、5、6、8、10、11CDMA扩频通信系统实验模块1、3、4、5、7、8跳频通信实验系统模块2、3、5、12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模块2、3、4、13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模块1、2、3、4、5、8、12、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模块2、3、4、5、12、13 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模块1、3、4、5、7、8、12移动通信网络实验 GSM/GPRS移动台主呼及被呼叫过程实验模块14,计算机GSM/GPRS移动台短消息发送及接收实验模块14,计算机AT命令控制功能实验模块14,计算机CDMA移动台主呼及被呼过程实验模块15,计算机CDMA移动台短消息发送接收实验模块15,计算机二次开发实验 IQ调制解调实验创实践平台数字锁相环实验创实践平台m序列产生实验创实践平台m序列自相关和互相关性实验创实践平台GOLD序列产生实验创实践平台GOLD序列自相关和互相关性实验创实践平台CDMA扩频实验创实践平台DPSK基带成形实验创实践平台QPSK及OQPSK基带成形实验创实践平台MSK基带成形实验创实践平台DPSK码元再生实验创实践平台QPSK码元再生实验创实践平台MSK码元再生实验创实践平台嵌入式应用平台实验GSM移动通信实验模块14、16GPRS拨号上网实验模块14、16GPRS数据传输实验模块14、16WINCE应用软件开发实验模块16、计算机中英文短信息发送接收实验模块14、16组建WINCE编译环境PB模块16、计算机WINCE系统镜像下载实验模块16、计算机
为您提供的《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实验室建设方案》,本方案从产品配置、仿真开放实验室项目开发背景、仿真开放实验室功能点、通信技术综合实验设备几个方面,向您详细阐述了本方案建设的意图。本方案结合目前教学及实验室建设现状,从通信基础教学的创、开放、效果等多方面对传统实验室进行了变革,是对通信基础教学实验的一次突破。
目录
1.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实验室建设依据 3
1.1 通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3
1.2 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4
1.3 本科类通信工程专业工程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思路 5
1.4 如何培养出合格及秀的通信工程综合型应用人才 5
1.5 本科类院校基础理论教学实验的现状 6
1.6 建设思路 7
2.产品整体配置清单及报价 8
产品整体配置清单及报价列表 8
3.e-Labsim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实训平台产品介绍 9
3.1项目背景 9
3.2产品主要功能及点 11
3.3产品的构成 14
3.4应用案例 14
3.5产品的市场竞争分析 15
3.6实验项目 15
4.移动通信实验箱 21
4.1产品点 21
4.2主要技术参数 22
4.3实验系统构成 23
4.4实验项目及模块配置 24
1.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实验室建设依据
1.1 通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从目前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来看,通信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方向,或者说是培养研发、技术类人才;其二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前者一般为重点校或品牌专业所选择的一种方向和定位,后者则为大多数本科院校的选择。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分布情况,因为从就业及人才需求情况来看,毕竟工程应用类岗位要比研发型岗位多得多。
1.2 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如上图所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又分为不同的模式。我们可以来看看职专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办学思路,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这类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也是定位在工程应用型方向,但受限于学生的层次、理论课时有限以及理论讲解不深等因素的约束,他们往往会轻理论而重实践,准确来讲是重实训。这类学校在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往往会花费巨资来购置实际的通信设备,如传输、交换、接入、数据、3G等,通过这些设备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点,可以让学生做到“所学及所用”,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尽快上手,此外这样的实训室看起来很气派。但这样的实际通信设备主要是设计给运营商来用的,在工作原理方面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开放性,甚至因为设备价格昂贵,学校基本上不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硬件的搭接,所以用这样的设备来实训慢慢地被很多校称之为“设备操作工”的培养模式。
从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目前的培养情况来看,现在很多学校对应用型的定位都很模糊,导致一些学校采用与职业类院校相同的培养方式:重实训、轻理论,且在实训前和实训中都没有相应的工作原理支撑,导致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成,低不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甚至还不及职业类院校出来的“级蓝工人”。
1.3 本科类通信工程专业工程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思路
其实,本科类通信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与职业类院校的“设备操作工”的培养模式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咱们本科类院校所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不仅仅要会操作设备,更重要的是会应用设备。这类人才在现在有一个流行的名称,即现场应用工程师,英文缩写为FAE(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
通俗一点讲,我们以一个演播大厅的音响设备为例,职业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就是音响师,他会操作各种音控设备,让演播大厅里的声音效果达到最佳,而我们本科类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会使用这些设备之外,更侧重于音响及音控设备的应用,我们可以搭建起整个演播大厅的音控系统,并让整个系统能正常有效地运行。另外,当系统出现问题时,我们还应该能定位并排除相应的故障。顺便提一下,在这里,研发型人才的定位则是研发并提供各种质的音响设备。
1.4 如何培养出合格及秀的通信工程综合型应用人才
首,一个合格的通信工程综合应用型人才在应用设备时,他肯定是懂得设备的工作原理的,否则他就无法做到对设备的灵活应用,更别谈在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作出有效的应对和解决。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通信工程专业工程综合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他可以不去管一个设备电路是如何设计的,软件是如何实现的,但他必须非常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或者说,他必须清楚与设备正常工作相关的原理框架以及一些关键参数的物理含义和测试方法。
谈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为了让我们所培养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有别于普通职业类院校出来的“设备操作工”,我们必须在专业教学方面加入一定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1.5 本科类院校基础理论教学实验的现状
从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本科类院校的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论功底,能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但实际的状况却是,我们现在很多本科类院校专业的学习情况不是很,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不足以支撑他们对一些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透彻地理解。我们这里大概列举几个方面的情况:
1)在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方面
专业知识和课程的讲解过于理论化,没法和实际结合起来,显得单调、枯燥,学生因无法理解而影响学习兴趣。最终导致理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不透彻。
2)在实践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
a)有限的实验课时,无法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实验;
b)实验教学资源以及实验室难以做到真正开放;
c)现有实验设备的可靠性、实验现象的稳定性等方面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
d)配套测试设备不完善、不稳定,常常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
e)花巨资购买的实训设备不具备开放行,不能让学生了解工作原理并自行动手搭建系统;
f)昂贵的实训设备因为台套数有限,影响了学生的面参与;
g)评价和考核学生实践效果的手段很单一,基本上只有实验报告;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效果及其实践动手能力呢?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及实践对本科类院校的应用型人才来讲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加强呢?这个题目谈起来比较大,我们这里简单地列举几个方面
a)将实践学习引入理论课堂,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b)将实验室开放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实践、系统搭建、开发及创;
c)让学生建立专业体系概念,了解每一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
1.6 建设思路
基于教学现状的探索,我们考虑搭建的综合实训室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a)能让学生了解各专业课程的框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b)能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
c)能让学生掌握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的架构和工作原理;
d)可以利用基本知识如编码、调制等模块来搭建出简单的通信系统;
e) 理解基本实验现象、波形,并能熟练地使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
f)保证实验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有需要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即时展开实验;
g)能让理论课程和实际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既可深度掌握理论知识;
有鉴于此,并兼顾建设成本以及实验室的利用效率等因素,我们采用了现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些主流思路,即硬件设备加虚拟仿真的思路,硬件主要采用开放性比较好的实验箱或实验台的结构,但如果单纯用实验箱或实验台,则实验室的开放、实验教学效果、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等方面都会产生一些问题,虚拟仿真则正好可以应对这些问题。
虚拟仿真教学的势
a)通过多媒体配合仿真教学,在课堂及时演示课程中的实验,能真正做到理论跟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及时明确的了解课程中的底层原理;
b)将虚拟仿真实验放到网上,让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登录网络实验课堂,搭建自己实验,也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立的实验室,从而达到实验室开放目的;
c)让学生在课外利用仿真系统进行学习,及时预习和巩固,提升实验的效率,并规避硬件实验过程中的低级错误,从而降低硬件损耗;
d)能通过学生跟学生的互动实验,创实验模块的开发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做实验的兴趣;
e)通过仿真系统的老师管理端,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实验的结果和学科实验的进度;
2.产品整体配置清单及报价
产品整体配置清单及报价列表
品目号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单价 金额 备注
1 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实训平台 e-Labsim
1.1 硬件配置
1.1.1 机柜 19吋 1 ¥ ¥
1.1.2 服务器 1 ¥ ¥ 由用户根据情况自行配置,如果将软件部署在学校服务器上,这里可以不必配服务器
1.1.3 网络交换机 TP-link 1 ¥ ¥
1.1.4 PC机 31 ¥ ¥ 其中一台作为教师机
1.2 软件配置
1.2.1 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1 ¥ ¥
1.2.2 服务端应用软件 1 ¥ ¥
1.2.3中央数据库 1 ¥ ¥
1.2.4 客户端软件 1 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客户端软件,具体课程及报价请参照下面各课程客户端软件报价
1.2.4.1 虚拟实验平台
1.2.4.2 虚拟仪器平台
1.2.4.3 创实践子系统
1.2.4.3.1 link for Matlab
1.2.4.3.2 二次开发模块
1.2.4.4 网络通信子系统
通信原理仿真型实验室客户端软件 40用户 ¥
信号与系统仿真型实验室客户端软件 40用户 ¥
移动通信仿真型实验室客户端软件 40用户 ¥
光纤通信原理仿真型实验室客户端软件 40用户 ¥
如预算不足,PC机可与其他实验室共用
4 移动通信实验箱 40 如果直接使用移动通信实验室所配置的实验箱,此处无需另行购置
标准配置(8个模块):
信源编译码模块;基带成形模块;IQ调制解调模块;码元再生模块;PSK载波恢复模块;MSK/GMSK非相干解调模块;CDMA发送模块;CDMA接收模块。
选配模块(色);
信道编码及交织模块;信道译码及解交织模块;工业手机模块;时分多址
5 50M数字示波器 40
含实验箱及示波器
不含实验箱及示波器说明:如果预算有限,可以将PC机与其它实验室共用,将服务端软件部署在学校或院系服务器上,实验箱与其它实验室共用,不另行配置。
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实训平台产品介绍
3.1项目背景:自从上一轮的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很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实验室的建设,几年下来,应该说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实验室基本上都建起来了,可是在实验室的使用和实践教学方面,很多学校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实验效果也是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学校的实验教学资源难以做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一直在提的“开放实验室”无法做到真正的开放;
2)实验课时有限,且学生在实验课之前无法对理论及实验设备进行较好地预习,导致实验不充分、低级问题不断,结果让实验老师的指导负担加重,实验设备易损坏,且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3) 现有的实验设备只能提供为有限的二次开发空间,且对二次开发没有提供很好的支撑,导致现有设备离创人才的培养环境要求差距十分巨大;
4) 现有实验设备因可靠性、配套资料不完善或实验现象不稳定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
5) 对学生实验效果的评价和考核手段很单一,往往只以实验报告来进行考核;
6) 因实验配套的测试设备不完备,往往只靠示波器来观察实验现象,导致学生的观察手段和观察角度单一,从而影响到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验证;
尽管大部分校目前阶段的实践教学效果不是很,可另一方面,对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的要求,即培养“创型人才”的指导性要求,从目前来看,学生现有的专业水平与的“创型人才培养战略”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大部分学校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创人才培养的思维和模式。
针对当前校通信类专业实践教学所存在的现状,联合国内在仿真及通信技术方面有较深入研究几家科研院所,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潜心研发,推出了一款仿真型开放实验室产品,该产品主要采用了大型仿真软件所有的算法及时序仿真相结合的技术,并应用当今比较流行的CSDA的网络架构及软件框架,通过部署在用户的服务器上,可以很好的实现实验资源的开放,给学生搭建起一个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和创设计的环境,另外,为了能加强对学生实践的管理和指导,还配套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不仅能进行常规的实验老师和学生的管理,更支持学生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上传给老师进行评阅,便于老师加强对学生的考核。
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实践教学中资源利用不充分、实验效果不满意以及创环境不完善等状况,该产品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相关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应该说,的出现也填补了国内在教学仿真软件方面的空白,长期以来,国内在电子设计实践教学方面都依靠国外的仿真软件,则很好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产品主要功能及点
1. 有的“仿真引擎”技术,让能完整模拟硬件外观及行为,让学生从仿真环境到实际的硬件环境能实现“无缝”切换;
2. 配套完善的测试设备,比实际的实验室的配置更胜一筹,学生能利用各种不同的设备对信号进行方位的观测;
3. 配套测试设备也能完整模拟实际设备的行为和操作习惯,老师完可以在该环境下训练学生对实际设备的操作能力;
4. 支持学生自主搭建实验
我们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电路及系统的搭建,以方便学生对自己要设计的功能和系统进行原型验证;
5. 内置完整的二次开发及创设计模块,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创设计,学生设计的功能 可以替代我们的模块而融入到我们的系统实验中去;
1. 进行网络化改造,并采用流行的CSDA架构,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及创设计;
2. 支持多个学生终端之间互联进行系统的联调和观察,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方便老师通过远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考核和指导;
3. 采用大型数据库设计经验,从根本上保证数据库的操作安;
4. 实现服务器端软件的“用户无感知重启”,让服务器永不瘫痪;
5. 方便学生的互动,e-Labsim配套一个简单实用的即时通讯工具;
6. 别内置与Matlab的接口模块“Link for Matlab”,创实践有一个很好的依托。
7. 方便用户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还专门为配套了一个BBS,用户可以在BBS上与我们的技术支持或用户之间进行讨论,不管在操作还是在理论方面有何疑问都可以方便地寻求帮助;
8. 配套了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方便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管理和指导;
1. 进行网络化改造,并采用流行的CSDA架构,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及创设计;
2. 支持多个学生终端之间互联进行系统的联调和观察,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方便老师通过远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考核和指导;
3. 采用大型数据库设计经验,从根本上保证数据库的操作安;
4. 实现服务器端软件的“用户无感知重启”,让服务器永不瘫痪;
5. 方便学生的互动,e-Labsim配套一个简单实用的即时通讯工具;
6. 别内置与Matlab的接口模块“Link for Matlab”,创实践有一个很好的依托。
7. 方便用户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还专门为配套了一个BBS,用户可以在BBS上与我们的技术支持或用户之间进行讨论,不管在操作还是在理论方面有何疑问都可以方便地寻求帮助;
8. 配套了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方便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管理和指导;
仿真型开放实验室是一种仿真的实验环境和平台,但其又不同于普通的“仿真实验室”的概念,为了能做到实验室的开放以及让学生进行创实践,在产品实现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几个方面的思路和方案:1) 建立真实完整的实验对象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感受到的是真实的实验环境;2) 将实验对象按知识体系切割为一个个立的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各模块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以搭建出不同的功能实体或系统;3) 每一个模块的相关参数是可以按照学生的意愿来进行自由调节的;准确地说,这一平台主要由八大部分构成,具体如下:1) 模块级仿真子系统;2) 创实践子系统; 3) 网络通信子系统4) 教学管理子系统;5) 实验子系统; 6) BBS子系统;7) 虚拟仪器子系统; 8) Matlab接口调用子系统;3.4应用案例1. 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并提交预习报告告; 2. 老师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数据及报告进行批阅并评分;3. 学生通过Matlab进行二次开发及创设计;4. 学生学习测试仪器的使用;5. 学生自主进行系统的搭建及验证测试,原型验证;6. 两个学生之间进行系统互联;7. 学校已经购买了其他公司的硬件,再结合e-Labsim来进行教学;8. 网管对用户进行管理。3.5产品的市场竞争分析从我们与一些学校的交流情况来看,很多老师和专业导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其实早在几年前他们就想到过这样的方案和思路,只是觉得技术难度太大而没有往这方面做过多的考虑。甚至有些老师尝试过用Labview和flash的思路来解决类似问题,最终因为无法实现仿真核心技术,要么效果差强人意,要么根本不能实现相关功能。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市场上,与正面竞争的产品基本上没有,而侧面竞争的主要是一些用flash做的所谓的虚拟实验室方案,而这些基本上都成不了气候;
另外,美国NI公司的Multisim现在是在校中用得越来越多的一款仿真软件,其主要完成的是从器件到电路及模块的仿真,属于器件级仿真软件;我们公司这款则主要这对从模块到系统的仿真,属于模块级仿真软件,应该说这两款产品更多的是互补的关系,学校完可以通过这两款软件的组合应用,完成整个电子及通信类专业的仿真教学,如果再结合Matlab,则更完美。
实验项目
涵盖数字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程控交换及移动通信的相关实验,具体实验项目如下:
Ø数字电子线路实验项目
l逻辑门电路
l 晶体管开关性及其应用实验
l TTL门电路参数测试
l TTL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
l TTL集电开路门和三态输出门测试
l CMOS门电路参数测试
l 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
l 集成逻辑电路的连接和驱动
l组合逻辑电路
l 编码器及其应用实验
l 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
l 数码管显示实验
l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实验
l 加法器和数字比较器实验
l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实验
l集成触发器
l 触发器及其应用
l时序逻辑电路
l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实验
l 计数器及其应用实验
l 脉冲分配器及其应用实验
l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l 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触发器
l 多谐振荡器实验
l 555定时器实验
Ø信号与系统实验项目
常规信号观测实验
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无失真传输模块
有源无源滤波器
抽样定理与信号恢复
二阶网络函数的模拟
二阶网络状态轨迹显示实验
一阶电路系统的频响测试实验
二阶电路系统的频响测试实验
二阶电路的传输性
信号卷积实验
矩形脉冲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相位对信号合成的影响
信号的频谱分析
数字滤波实验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点对频响性的影响
系统相平面分析
FDM频分复用传输系统
Ø通信技术与应用实验项目:
l信号源实验
2CPLD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实验
2模拟信号源实验
l语音编码技术
2抽样定理和PAM调制解调实验
2脉冲编码调制解调实验
2增量调制编译码系统实验
2ADPCM编译码实验
l锁相环实验
2模拟锁相环实验
2数字频率合成实验
l数字调制与差错控制技术
2振幅键控(ASK)调制与解调实验
2移频键控(FSK)调制与解调实验
2移相键控(PSK/DPSK)调制与解调
2QPSK/OQPSK调制与解调实验
2矢量调制星座图实验
2汉明码编译码实验
l数字基带传输技术
2码型变换实验
2眼图实验
l同步技术
2帧同步提取实验
2位同步信号提取实验
2同步载波提取实验
l时分复用技术
2两路PCM时分复用实验
2两路PCM解复用实验
2计算机数据通信实验
l信道模拟
2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实验
2信道模拟实验
l系统实验
2载波传输系统实验
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实验
2两路话音+两路计算机数据综合传输系统实验
l二次开发实验
2分频器实验
2PN序列产生实验
2AMI编码实验
2AMI译码实验
2HDB3编码实验
2HDB3译码实验
2CMI编码实验
2CMI译码实验
Ø光纤传输实验项目:
l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实验
2光发射机的组成
2自动温度控制原理
2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
2无光告警和寿命告警电路
2光源的P-I性测试
2光发射机消光比测试
2光发射机平均光功率的测试
2光接收机的组成
2光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测量及眼图观测
2光纤中继距离估测实验
l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2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
2电话语音光纤传输系统
2图像光纤传输系统
l数字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2PN序列光纤传输实验
2CMI编译码原理及CMI码光纤传
2加扰和解扰原理及扰码光纤传输
2PCM编译码及数字电话光纤传输
l光纤综合传输系统实验
2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WDM)
2HDB3编译码原理及实现
2数字锁相环DPLL原理及实现
2固定速率时分复用原理及实现
2解固定速率时分复用原理及实现
2变速率时分复用原理及实现
2解变速率时分复用原理及实现
24路数据+2路电话光纤传输系统
24路数据+3台计算机+1路图像/语音双工光纤综合传输系统
22台实验箱6台计算机+2路图像/语音双工光纤综合传输系统
l二次开发实验
2pn序列程序设计
2CMI编译码程序设计
25B6B码程序设计
24B1P和4B1C程序设计
2HDB3编译码程序设计
2扰码、解扰码程序设计
2数字锁相环(DPLL)程序设计
2固定速率时分复用程序设计
2解变速率时分复用程序设计
Ø移动通信实验项目:
l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2四相移相键控(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2交错四相移相键控(O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2基带信号预成形技术实验
2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2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2MSK/GMSK非相干数字解调实验
2矢量调制星座图实验
l同步技术
2PSK信号载波恢复
2NRZ码位同步提取实验
2扩展频谱技术
2m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
2Gold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
2直接序列扩频实验
2解扩实验
2移动信道传播性
2白噪声信道模拟实验
2多径衰落信道模拟实验
2慢衰落信道模拟实验
2抗衰落技术
2卷积码编码及译码实验
2块交织及解交织实验
l通信系统实验
2GSM通信系统实验
2CDMA扩频通信系统实验
2跳频通信实验系统
2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
2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2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2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l移动通信网络实验
2GSM/GPRS移动台主呼及被呼叫过程实验
2GSM/GPRS移动台短消息发送及接收实验
2AT命令控制功能实验
2CDMA移动台主呼及被呼过程实验
2CDMA移动台短消息发送接收实验
关于选配的说明:
1)服务器
如果将服务器端的软件和数据库部署在学校的服务器上,则不用单购买服务器。
2)交换机和计算机
如果要建一个单的机房供学生集中上机操作,则需要配置,否则,可以不配置。移动通信实验箱
4.1产品点
1、实验箱采用可立拆卸的模块化结构,便于实验箱的功能升级和扩展;
2、实验箱各模块要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板加以覆盖,提产品的可靠性;
3、能展示移动通信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如语音编译码,信道编译码,数据块交织、基带成形、矢量调制解调等;
4、在调制解调方面,除了能完成相干解调功能外,还应能展示出实际GSM系统中的GMSK非相干解调的整个过程;
5、CDMA扩频采用m序列和GOLD序列两种方式,再现2G和3G移动通信系统中扩频序列的区别与联系;
6、CDMA扩频部分可以在同一个频点上提供两个码道,且码型可通过拨码开关灵活选择;
7、CDMA接收部分可展示扩频序列的捕获和跟踪过程,可观测到m序列和GOLD序列的自相关性;
8、实验箱上可在两台实验箱之间实现多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并可以基于这些无线系统进行语音和数据的无线传输,包括CDMA直扩通信系统,GSM通信系统;CDMA跳频通信系统,混合多址通信系统等;
9、通过多台实验箱可组成一个小型网络,模拟基站和移动台的收发及信码再生过程;
10、采用信道编码及交织的技术,来解决无线系统传输中的各种误码情况;
11、配备信令流程分析软件便于学生了解实际GSM系统中语音呼叫及接续的信令过程;
12、通过实验箱所提供的移动通信软件平台可实现短信的收发,用户的主呼被呼,无线数传,GPRS上网以及移动通信环境监测等功能;
13、实验箱提供JTAG编程接口和使用方法,配备相关软件后可以进行二次开发
14、移动创实践平台采用MCU+FPGA+DSP的经典架构,并包含一定的外围硬件,提供原理验证的同时大力支持学生实际动手设计和开发。
15、自主研发的FPGA在线MCU加载技术,通过拨码开关可以方便灵活地选择各实验项目或功能。整个开发过程采用仿真,再功能验证,最后逐级开发的模式,让学生在例程的引导下能循序渐进的完成实验项目的开发。
16、移动创实践平台可以轻松模拟各模块功能,替代原实验系统中的相关模块,融入系统验证学生的开发成果,即具有“百变”的功能。
17、实验系统集成ARM9系统扩展平台,可以进行嵌入式开发。
18、实验箱提供配套实用的实验教学课件以及其它能指导学生实验、便于学生预习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动态展示连线过程及相应的实验结果。移动通信实验箱
4.1产品点
1、实验箱采用可立拆卸的模块化结构,便于实验箱的功能升级和扩展;
2、实验箱各模块要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板加以覆盖,提产品的可靠性;
3、能展示移动通信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如语音编译码,信道编译码,数据块交织、基带成形、矢量调制解调等;
4、在调制解调方面,除了能完成相干解调功能外,还应能展示出实际GSM系统中的GMSK非相干解调的整个过程;
5、CDMA扩频采用m序列和GOLD序列两种方式,再现2G和3G移动通信系统中扩频序列的区别与联系;
6、CDMA扩频部分可以在同一个频点上提供两个码道,且码型可通过拨码开关灵活选择;
7、CDMA接收部分可展示扩频序列的捕获和跟踪过程,可观测到m序列和GOLD序列的自相关性;
8、实验箱上可在两台实验箱之间实现多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并可以基于这些无线系统进行语音和数据的无线传输,包括CDMA直扩通信系统,GSM通信系统;CDMA跳频通信系统,混合多址通信系统等;
9、通过多台实验箱可组成一个小型网络,模拟基站和移动台的收发及信码再生过程;
10、采用信道编码及交织的技术,来解决无线系统传输中的各种误码情况;
11、配备信令流程分析软件便于学生了解实际GSM系统中语音呼叫及接续的信令过程;
12、通过实验箱所提供的移动通信软件平台可实现短信的收发,用户的主呼被呼,无线数传,GPRS上网以及移动通信环境监测等功能;
13、实验箱提供JTAG编程接口和使用方法,配备相关软件后可以进行二次开发
14、移动创实践平台采用MCU+FPGA+DSP的经典架构,并包含一定的外围硬件,提供原理验证的同时大力支持学生实际动手设计和开发。
15、自主研发的FPGA在线MCU加载技术,通过拨码开关可以方便灵活地选择各实验项目或功能。整个开发过程采用仿真,再功能验证,最后逐级开发的模式,让学生在例程的引导下能循序渐进的完成实验项目的开发。
16、移动创实践平台可以轻松模拟各模块功能,替代原实验系统中的相关模块,融入系统验证学生的开发成果,即具有“百变”的功能。
17、实验系统集成ARM9系统扩展平台,可以进行嵌入式开发。
18、实验箱提供配套实用的实验教学课件以及其它能指导学生实验、便于学生预习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动态展示连线过程及相应的实验结果。移动通信实验箱
4.1产品点
1、实验箱采用可立拆卸的模块化结构,便于实验箱的功能升级和扩展;
2、实验箱各模块要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板加以覆盖,提产品的可靠性;
3、能展示移动通信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如语音编译码,信道编译码,数据块交织、基带成形、矢量调制解调等;
4、在调制解调方面,除了能完成相干解调功能外,还应能展示出实际GSM系统中的GMSK非相干解调的整个过程;
5、CDMA扩频采用m序列和GOLD序列两种方式,再现2G和3G移动通信系统中扩频序列的区别与联系;
6、CDMA扩频部分可以在同一个频点上提供两个码道,且码型可通过拨码开关灵活选择;
7、CDMA接收部分可展示扩频序列的捕获和跟踪过程,可观测到m序列和GOLD序列的自相关性;
8、实验箱上可在两台实验箱之间实现多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并可以基于这些无线系统进行语音和数据的无线传输,包括CDMA直扩通信系统,GSM通信系统;CDMA跳频通信系统,混合多址通信系统等;
9、通过多台实验箱可组成一个小型网络,模拟基站和移动台的收发及信码再生过程;
10、采用信道编码及交织的技术,来解决无线系统传输中的各种误码情况;
11、配备信令流程分析软件便于学生了解实际GSM系统中语音呼叫及接续的信令过程;
12、通过实验箱所提供的移动通信软件平台可实现短信的收发,用户的主呼被呼,无线数传,GPRS上网以及移动通信环境监测等功能;
13、实验箱提供JTAG编程接口和使用方法,配备相关软件后可以进行二次开发
14、移动创实践平台采用MCU+FPGA+DSP的经典架构,并包含一定的外围硬件,提供原理验证的同时大力支持学生实际动手设计和开发。
15、自主研发的FPGA在线MCU加载技术,通过拨码开关可以方便灵活地选择各实验项目或功能。整个开发过程采用仿真,再功能验证,最后逐级开发的模式,让学生在例程的引导下能循序渐进的完成实验项目的开发。
16、移动创实践平台可以轻松模拟各模块功能,替代原实验系统中的相关模块,融入系统验证学生的开发成果,即具有“百变”的功能。
17、实验系统集成ARM9系统扩展平台,可以进行嵌入式开发。
18、实验箱提供配套实用的实验教学课件以及其它能指导学生实验、便于学生预习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动态展示连线过程及相应的实验结果。主要技术参数
★ 载波频率: ① 10.7MHz ② 900/1800MHz ③ 800MHz
★ 语音编码速率:16Kb/s
★ FH-CDMA: 载波频率10.7MHz
信码速率16kb/s
跳频速率:1跳/秒和10跳/秒可选
★ DS-CDMA: 载波频率10.7MHz
信码速率16kb/s,
扩频子码速率512kb/s,
扩频增益32
★ TDMA:载波频率10.7MHz
信码速率16kb/s
时隙数2
★ 移动创实践平台参数:
lMCU:P89V51
lFPGA:EP1C3
lDSP:TMS320V5402
lRS232 COM接口
lJTAG 实时调试接口
★ ARM扩展平台硬件参数:
lSAMSUNG S3C2410
l动态存储容量(SDRAM):32MB
lNAND FLASH:64MB
lUSB Host(可外接U盘,鼠标,键盘等标准USB设备)
lUSB Slave/Device
l标准SD卡插槽(最大支持1G)
lRS232 COM接口
lJTAG 实时调试接口
lSAMSUNG 3.5寸带触摸TFT真彩液晶屏(QVGA)实验系统构成
硬件部分:
1、信源编译码模块 2、基带成形模块 3、IQ调制解调模块 4、码元再生模块 5、PSK载波恢复模块 6、MSK/GMSK非相干解调模块 7、CDMA发送模块 8、CDMA接收模块 9、信道模拟模块 10、信道编码及交织模块 11、信道译码及解交织模块 12、跳频通信模块 13、时分多址模块 14、GSM/GPRS工业手机模块 15、CDMA2000 1x工业手机模块 16、移动ARM平台扩展板 17、创实践平台 (百变模块)
软件部分
1、移动通信综合控制、监测软件 2、通话信令分析软件 3、GPRS无线通信软件
注:模块1~8为移动通信原理标配模块,其余为选配模块
4.4实验项目及模块配置
模块名称详见实验系统构成
实验项目 所需模块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四相移相键控(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模块2、3、4、5
交错四相移相键控(O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模块2、3、4、5
基带信号预成形技术实验 模块2
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模块2、3、4、5
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模块2、3、4、5
MSK/GMSK非相干数字解调实验 模块2、3、5、6
矢量调制星座图实验 模块2
同步技术
PSK信号载波恢复 模块2、3、5
NRZ码位同步提取实验 模块2、3、4
扩展频谱技术
m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 模块3、7、8
Gold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 模块3、7、8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 模块3、7
解扩实验 模块3、7、8
移动信道传播性
白噪声信道模拟实验 模块2、3、9
多径衰落信道模拟实验 模块2、3、9
慢衰落信道模拟实验 模块2、3、9
抗衰落技术
卷积码编码及译码实验 模块2、10、11
块交织及解交织实验 模块2、10、11
通信系统实验
GSM通信系统实验 模块1、2、3、5、6、8、10、11
CDMA扩频通信系统实验 模块1、3、4、5、7、8
跳频通信实验系统 模块2、3、5、12
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 模块2、3、4、13
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模块1、2、3、4、5、8、12、
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模块2、3、4、5、12、13
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模块1、3、4、5、7、8、12
移动通信网络实验
GSM/GPRS移动台主呼及被呼叫过程实验 模块14,计算机
GSM/GPRS移动台短消息发送及接收实验 模块14,计算机
AT命令控制功能实验 模块14,计算机
CDMA移动台主呼及被呼过程实验 模块15,计算机
CDMA移动台短消息发送接收实验 模块15,计算机
创实践平台实验
功能实验
m序列性研究 模块17
Gold序列性研究 模块17
Walsh码性研究 模块17
m序列扩频与解扩 模块17
π/4DQPSK调制解调 模块17、模块3
16QAM调制解调 模块17、模块3
创开发实验
m序列产生实验 模块17、模块2
Gold序列产生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块17、模块2
CDMA扩频与解扩技术的实现 模块17
DBPSK基带信号预成形 模块17、模块2
QPSK基带信号预成形 模块17、模块2
OQPSK基带信号预成形 模块17、模块2
数字锁相环 模块17、模块2
DBPSK码元再生 模块17、模块2、3
QPSK/OQPSK码元再生 模块17、模块2、3
时分多址复用 模块17
时分多址解复用 模块17
卷积编码 模块17
嵌入式应用平台实验
GSM移动通信实验 模块14、16
GPRS拨号上网实验 模块14、16
GPRS数据传输实验 模块14、16
WINCE应用软件开发实验 模块16、计算机
中英文短信息发送接收实验 模块14、16
组建WINCE编译环境PB 模块16、计算机
WINCE系统镜像下载实验 模块16、计算机实验内容
实验箱
基础实验:
实验一 四相移相键控(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实验二 交错四相移相键控(O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实验三 基带信号预成形技术实验
实验四 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实验五 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实验六 MSK、GMSK非相干数字解调实验
实验七 矢量调制星座图实验
实验八 PSK信号载波恢复
实验九 NRZ码位同步提取实验
实验十 m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
实验十一 Gold序列产生及其性实验
实验十二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
实验十三 解扩实验
实验十四 白噪声信道模拟实验(选做)
实验十五 多径衰落信道模拟实验(选做)
实验十六 慢衰落信道模拟实验(选做)
实验十七 卷积码编码及译码实验(选做)
实验十八 块交织及解交织实验(选做)
系统实验:
实验十九 GSM通信系统实验
实验二十 CDMA扩频通信系统实验
实验二十一 跳频通信实验系统(选做)
实验二十二 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选做)
实验二十三 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选做)
实验二十四 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选做)
实验二十五 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选做)
实验二十六 GSM/GPRS移动台主呼及被呼叫过程实验
实验二十七 GSM/GPRS移动台短消息发送及接收实验
实验二十八 无线数据传输实验
实验二十九 AT命令控制功能实验
实验三十 CDMA移动台主呼及被呼叫过程实验(选做)
实验三十一 CDMA移动台短消息发送及接收实验(选做)创实践平台(百变模块)
功能实验
实验一 m序列性研究
实验二 Gold序列性研究
实验三 Walsh码性研究
实验四 m序列扩频与解扩
实验五 π/4DQPSK调制解调
实验六 16QAM调制解调
二次开发实验
实验一 m序列产生实验
实验二 Gold序列产生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 CDMA扩频与解扩技术的实现
实验四 DBPSK基带信号预成形
实验五 QPSK基带信号预成形
实验六 OQPSK基带信号预成形
实验七 数字锁相环
实验八 DBPSK码元再生
实验九 QPSK/OQPSK码元再生
实验十 时分多址复用
实验十一 时分多址解复用
实验十二 卷积编码
北京瑞亿斯科技有限公司 可以根据实验要求选配选做订做
公司生产RYSWLT-YD02B移动通信系统实验箱移动通信综合实验箱
公司生产RYSWLT-YD02B移动通信系统实验箱移动通信综合实验箱
如何使用和哪里生产和哪里购买,请随时打电话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496934 手机:15321959907
联系人:张经理 QQ:1816026485
北京瑞亿斯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