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尾矿输送管敷设要求:
(1)尾矿管道可明设或半埋设,寒冷地区可考虑埋设。
(2)管道转弯半径应尽量大,转角使用的弯头不宜大于45º。
(3)管路基面的宽度,应根据管道直径大小,管外壁之间和管外壁至路边缘的距离以及人行道或简易车道的宽度因素决定。管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4m,管外壁至路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0.3m,人行道的宽度0.5~0.7m。简易车道的宽度不宜小于3m。
(4)尾矿管道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管桥跨越公路时,路面以上的净距不应小于4.5m,桥柱(墩)边与公路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m。跨越铁路时,轨顶以上的净距不应小于6.55m,桥柱(墩)边与公路边缘距离不应小于2.5m。
管道从铁路、公路下面穿过时,应首先考虑利用已有桥涵敷设。当设专用的涵洞或套管时,套管管顶至铁路路基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0m。至公路路基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套管管径应比输送管径大0.2~0.3m。
尾矿管道与铁路、公路交叉设计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5)尾矿管道与河道交叉时宜垂直交叉,跨河应首先考虑利用已有桥梁敷设。当新建管桥时,对于通航河流,桥下的净空应符合航运部门的要求。对不通航的河流,桥梁底应比洪水重现期20~50年一遇的洪水位高0.5m。
尾矿管道与河道交叉设计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6)尾矿输送管道架空高度4.0m以下可不设管桥。当设管桥时,桥上应设人行道和保护栏杆,人行道的宽度0.5~0.7m。保护栏杆高度不得小于1.2m。
(7)尾矿输送管道在停泵时不需排空者,其敷设坡度不应大于尾矿颗粒在管内的下滑坡度。需排空者,其敷设坡度不宜小于0.003。寒冷地区小于200mm的管道,其敷设坡度不宜小于0.03。
(8)尾矿输送管道V形管段的管径不得大于临界管径。最低处应设置排矿口。排矿口的操作根据需要可采取人工或自动控制。
(9)坝上放支管的间距宜采用8.0~15.0m。同时放矿的支管断面面积之和应为主管地1.2~2.0倍。较长的尾矿坝可用矿浆阀将主管分成几段,以便分段放矿及检修。为满足坝顶放矿管移管的需要,应设置集中放矿管(孤管)。寒冷地区应有冰下放矿设施。
(10)明设尾矿输送管道应设伸缩节,其数量与位置应根据当地温差、管道布置情况、接口连接形式和强度等因素计算确定。采用快速管接头时可不设伸缩节。
尾矿管道上的阀门应采用耐磨性能好的矿浆阀。管道隆起点应设矿浆排气阀。
管径大于300mm以上明设管道的垂直或水平转角和斜坡段,应根据气温、管材、矿浆特性、工作压力及管道敷设情况,进行推力计算,设置必要的固定支墩(架)。钢管及钢管件的外表面应做环氧煤沥青防腐。
尾矿高浓度输送系统的检测
尾矿高浓度输送系统主要检测参数有:浓缩池底流排矿浓度、浓缩机运行电流,硅沙耐磨输送立泵的电流、各输送泵出口压力,硅沙耐磨输送立泵站输送总干管的矿浆流量、压力和浓度。
检测仪表有:压力表、压力变送器,电磁流量计、多普勒流量计,核子浓度计等。
压力表为就地显示矿浆管道压力仪表。压力变送器可将管道压力转变为电信号远传到控制室操作台显示。电磁流量计、多普勒流量计,都是将管道流量转变为电信号远传到控制室操作台显示。一般管道压力小于1.0MPa采用电磁流量计,管道压力大于1.0MPa,采用多普勒流量计比较安全可靠。
核子浓度计最好安装在不经常有操作人员活动的管段,其二次仪表可安装在控制室操作台显示。
尾矿高浓度输送系统检测的参数,矿浆流量最为重要,它虽然显示的是流量值,但它可是我们知道输送管的流速,使我们及时准确输送管是否在临界流速以上安全运行。
管道压力参数变化能使我们判断输送管内是否有尾砂沉积和是否有堵管的可能。
有于尾矿高浓度输送系统是按一定的输送浓度设计的,如果输送的平均干尾矿量和矿浆流量变化不大,实际输送浓度基本在设计的输送浓度范围内。管道输送浓度参数可做为检验和了解实际输送浓度和矿浆输送特性之用。
尾矿高浓度输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国内大部分选矿厂仍保持多级砂泵站串联的尾矿输送系统,因此使用的渣浆泵台数多,相应使用的矿浆阀多,操作管理复杂,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就多。对多于二级串联砂泵站的尾矿输送系统,可考虑改造采用耐磨硅沙输送立泵站的尾矿输送系统。
(2)尾矿输送管大多数使用的还是普通钢管,不耐磨,使用寿命短,钢材耗量高。应将磨损严重的普通钢管更换为耐磨的陶瓷内衬复合钢管或高密度聚乙烯管。
(3)渣浆泵流量调节手段落后矿浆阀使用寿命较短。可增设变频调速器。
(4)完善尾矿输送系统检测仪表,提高操造作管理水平。
(5)及时检修尾矿输送设备和管道,杜绝尾矿跑、冒、漏,及时清理事故池,减少尾矿对环境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