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圣能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万松电源)始于1996年,是专业从事铅酸蓄电池的研制、开发、制造和销售的国际化新型高科技企业。经过多年成长,泉州圣能电源已成为中国优质的铅酸蓄电池制造商。占地80亩,主体厂房30000多平方米,年产能300万千伏安。
品牌主要包括昕能、奥亚特、利瑞特、欧特保、万松、卡能尔、昕朗、孟帕亚、轩能、SETER、淞森、科威达等等。 经过多年的有效经营,现在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AGM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长寿命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胶体(GEL)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太阳能系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端子前置系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UPS不间断电源供应系统、交通、通信、电力、金融、医疗设备、网络、电脑、应急灯等相关产业,型号范围有2V 50AH~3000AH, 6V 1.2AH~250AH 以及 12V 1.2AH~250AH。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地。目前,圣能电源获得了欧盟CE认证,美国UL认证,成功通过了ISO9001的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及TLC泰尔认证。在品质控制上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进取。
万松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查
应定期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若电解液数量不够,会导板上部与空气接触而硫化,降低蓄电池的电荷容量,缩短其使用寿命。一般在冬天半个月检查1次,夏天高温水易蒸发,应每周检查1次。电解液液面高度一般为高出极板防护网10mm-15mm。现在绝大多数蓄电池在外壳上都有电解液液面高度上、下限标记,所以电解液液面只要在规定范围内即可。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免维护蓄电池,虽然使用中不需要添加蒸馏水,但也应结合汽车定期维护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
放电状态与内部阻
内部阻抗会因放电量增加而加大,尤其放电终点时,阻抗,主因为放电的进行使得极板内产生电流的不良导体—硫酸铅及电解液比重的下降,都导致内部阻抗增强,故放电后,务必马上充电,若任其持续放电状态,则硫酸铅形成安定的白色结晶后(此即文献上所说的硫化现象),即使充电,极板的活性物资亦无法恢复原状,而将缩短电瓶的使用年限。
★白色硫酸铅化
蓄电池放电,则阴、阳极板同时产生硫酸铅(PbS04),若任其持续放电,不予充电,则***后会形成安定的白色硫酸铅结晶(即使再充电,亦难再恢复原来的活性物质)此状态称为白色硫化现象。.放电中的温度当电池过度放电,内部阻抗即显著增加,因此蓄电池温度也会上升。放电时的温度高,会提高充电完成时温度,因此,将放电终了时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为***理想。
行业信息1
太阳电力计划重组业务降低费用和提升效率 加州圣何塞, /美通社-PR Newswire/ -- 太阳电力公司(SunPower Corp.,NASDAQ: SPWR)2012年10月16日公布了重组菲律宾生产业务和削减员工数量的重组计划。
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太阳电力将暂停 Fab 2 电池工厂内12条生产线中6条生产线的运营,并将暂停20%的菲律宾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务,从而大幅减少库存,降低运营费用和提升效率。因此,今年第四季度的产能总利用率约为60%。此外,太阳电力还将减少约900名员工,这些员工将主要来自于菲律宾。
太阳电力执行官兼总裁汤姆-维尔纳 (Tom Werner) 表示:“产业环境依然充满挑战,要做出减少工作岗位的决定并不容易,我们必须要为在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中开展有力竞争做出审慎的决定。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减少费用和提升运营效率的工作。借助于这项积极的重组计划,太阳电力会做好成为太阳能市场中领先企业的准备,这是因为我们拥有居于地位的技术和产品、在多个终端市场的强大下游业务以及开拓新市场的能力。”
太阳电力继续在削减费用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并且依然致力于到2012年底实现其每瓦成本目标——在调整效率的基础上让其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每瓦成本低于0.75美元。该公司先前公布的2012会计年度盈余预测值依然保持不变。2012年11月1日,太阳电力将召开2012年第三季度盈余电话会议,届时将提供关于战略计划的更多细节。
太阳电力预计重组费用总额将为1000万至1700万美元,包括遣散费、租赁和相关终止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大部分费用将在2012年第四季度产生。该公司预计将超过90%的上述费用将用现金支付。
行业信息2
[关注新能源:光伏产业切勿“暴生暴滥”(二) 我国光伏产业已有一定产业基础,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严重问题
1、我国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渐趋完整,技术能力迅速提高
中国已是全球的光伏电池生产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在全球排名前30位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中,中国已占了10家。
我国光伏产业早期发展的突出特征是“两头在外”:关键材料多晶硅来自国外、产品销往国外。前者是因为国内缺乏技术能力,后者是因为国内难以承受光伏发电的高成本。发展模式是先从封装组件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低端做起,然后快速向多晶硅生产等产业高端环节升级。这种发展模式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在发展初期缺乏核心技术并只能依靠进口多晶硅材料的情况下,为快速抢占国际市场,国内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光伏企业充分利用本土低成本制造优势,通过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获得资金支持,先从产业下游的组件封装和电池干起,很快就占领了全球电池生产和组件封装市场。2008年中国光伏电池产能达3GW,产量达2.3GW,封装能力达5GW,光伏组件产量达3GW。近年来当国内多晶硅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的时候,一些已有一定产业经验和资金积累的国内企业,从2006年起开始进入多晶硅生产领域,目前国内已有近50家企业投资多晶硅生产,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4500吨,产能达到2万吨,在建产能估计已超过4万吨,中国多晶硅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很快就会改变(见表2)。